SUV热度碾压轿车!新能源亦如此:轿车走量为何举步维艰?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马路上SUV越来越多了?不管是等红绿灯还是逛商场停车场,总能看见各种尺寸的SUV挤满视线。就连新能源车里,那些充电口在车头的新势力车型,十个里有八个都是SUV造型。可就在SUV销量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那些曾经称霸市场的轿车,现在却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明明价格更实惠,配置也不差,怎么就突然不香了?

数据不会骗人

SUV热度碾压轿车!新能源亦如此:轿车走量为何举步维艰?-有驾

今年前六个月,光是排名前十的SUV车企就卖出了408万辆,奇瑞、比亚迪、吉利这些品牌,卖得最好的全是SUV。新能源领域更夸张,SUV占比直接冲到了46.5%,比轿车还高出一截。特斯拉Model Y一个月能卖近5万辆,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也常年霸榜。反观轿车市场,除了轩逸、朗逸这些老将还能撑场子,自主品牌轿车挤进销量前二十都难。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SUV热度碾压轿车!新能源亦如此:轿车走量为何举步维艰?-有驾

空间焦虑成了万能钥匙

SUV热度碾压轿车!新能源亦如此:轿车走量为何举步维艰?-有驾

朋友老张去年换车时,明明预算只够买辆紧凑型SUV,但他死活看不上同价位的轿车。"现在家里有娃,周末还要带父母出门,轿车后备箱塞个婴儿车就满了,SUV起码能多装两箱矿泉水!"这话听着耳熟吧?车企早就摸透了这种心理,把"大空间"三个字焊死在广告词里。可实际上,多数人买完7座SUV才发现:第三排座椅一年用不上两次,平时折叠着当储物间,真要用的时候,腿都伸不直。反倒是轿车更低的地台,老人搬东西少费劲,后备箱开口也更友好。

SUV热度碾压轿车!新能源亦如此:轿车走量为何举步维艰?-有驾

新能源给SUV加了把火

SUV热度碾压轿车!新能源亦如此:轿车走量为何举步维艰?-有驾

以前总说SUV油耗高,现在新能源直接把短板补上了。插电混动的SUV,市区通勤用电每公里不到一毛钱,跑长途用油也不心疼。理想L9这种"奶爸车",冰箱彩电大沙发配齐,直接把客厅搬上了车轮。再看轿车这边,虽然也有汉EV、小鹏P7这些爆款,但架不住消费者总觉得"电车买SUV更划算"。毕竟同样花20万,SUV看着更气派,电池包藏在底盘也不怕剐蹭,这种心理优势轿车根本比不了。

SUV热度碾压轿车!新能源亦如此:轿车走量为何举步维艰?-有驾

面子工程害惨了轿车

SUV热度碾压轿车!新能源亦如此:轿车走量为何举步维艰?-有驾

在四线城市做汽车销售的小王跟我说了个现象:很多客户进店直奔SUV展区,问他们为什么不看轿车,得到的回答出奇一致——"轿车看着像专车,SUV才像自家用的"。这种认知偏差让轿车吃了大亏。就像去年上市的某款国产B级轿车,配置比同品牌SUV高出一截,价格还便宜两万,结果月销勉强过千。反倒是它家那款"油改电"的SUV,内饰塑料感明显,却因为造型霸气,月月卖断货。

SUV热度碾压轿车!新能源亦如此:轿车走量为何举步维艰?-有驾

车企的生存游戏

车企也不是傻子,市场风向往哪吹,他们就往哪砸钱。长城汽车就是个典型例子,当年果断停掉轿车业务,靠哈弗H6一款车吃了十年红利。现在虽然嘴上说要重启轿车,但看看他们今年推的新车:坦克300混动版、哈弗枭龙MAX,清一色SUV。为啥?开发辆轿车要重新设计平台,投入大风险高,哪有在现成的SUV底盘上修修改改来得快?更何况现在新能源赛道竞争白热化,与其在轿车红海里厮杀,不如在SUV蓝海里躺赚。

政策也在推波助澜

今年开始实施的国六B排放标准,让不少燃油轿车瑟瑟发抖。同样排量的发动机,装在更重的SUV上反而容易达标,因为测试工况对SUV更友好。更别说那些靠电动车积分续命的车企,生产SUV能带更大电池包,赚积分的速度比轿车快得多。这就形成个怪圈:越是政策鼓励新能源,车企越爱造SUV;SUV卖得越多,轿车就越没人愿意碰。

未来的出路在哪?

不过话说回来,轿车真就永无翻身之日?倒也不见得。最近网约车市场有个新趋势:专车订单里要求舒适性的比例越来越高,而轿车天生的低重心、静谧性优势正在被重新重视。某网约车平台做过测试:同样的路程,乘客给轿车的舒适度评分平均比SUV高15%。或许当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当"够用就好"取代"越大越好",轿车还能靠扎实的功底杀回战场。只是不知道到那时,还有多少车企愿意沉下心来做轿车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