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朝阳区的李博然发现,他那辆加了远光灯、解了限速的小电驴,突然成了交警重点关注对象。更让他惊讶的是,当他打算换辆新车时,却发现——旧款电动车不仅没降价,反而涨价了!
2025年9月1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正式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新国标落地后,市场上旧款电动车价格不降反升,普遍上涨200-500元,甚至有的车型涨得更多。
与此同时,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预计也将比旧款涨价600-700元。这意味着不管消费者选择新车还是旧车,都要多掏腰包——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为市场设定了一个关键时间节点:生产环节从9月1日起必须符合新标准,而销售环节则有3个月过渡期,允许旧标车销售至11月30日。
这就创造了一个奇特的“供需窗口期”:厂家已停止生产旧国标车,市场库存有限,而消费者需求却依然存在。很多经销商表示库存根本不够卖,完全不愁清仓。
物以稀为贵!面对“卖一辆少一辆”的旧国标车,商家惜售心理自然产生,直接推动了价格上涨。特别是那些热门车型,如九号的“VZ”系列,仅剩的库存车价格比8月上涨了400元。
对电动自行车提出了更高要求:塑料总质量不超过整车质量的5.5%,这意味着需要改用更多金属材料。
新标还要求配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检测功能,强化防篡改设计,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这些新增配置都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
相比之下,旧国标车不仅技术成熟、维修配件丰富,维修成本也更低。更重要的是,旧国标车在12月1日前仍可正常上牌,且不会被强制淘汰。这些因素都让旧款车的性价比更加突出。
不少消费者抱着“最后机会”的心态抢购旧国标车,生怕错过这波末班车。一位雅迪店主直言:“现在买车还能上牌,12月之后就买不到了!”
更重要的是,旧款车有一个“不能明说”的吸引力——还能解限速。虽然新国标设计了超速断电机制(一旦速度超过25公里/小时,电动机即停止动力输出),但旧款车仍然可以破解限速,有的甚至能提速到50-80公里/小时。
对很多用户来说,这个“能解限速”的特性,成了旧款车最大的卖点,也是愿意多花几百块钱购买的重要原因。
这场价格反转戏,揭示了市场规律的强大力量——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即使政策出台也难以瞬间改变。
旧国标车的涨价现象可能只是暂时的。随着新国标车大量上市,市场价格将会逐渐回归理性。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提高安全性、规范市场才是长远之策。
你会选择趁现在购买旧国标车,还是等待新国标车?如果是你,会更看重速度便利还是安全保障?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