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现在买电动车,光看续航、内饰、颜值已经不够了。真正让我心动的,是那种“越开越聪明”的车——今天能做的事,下个月可能就更懂你了。最近我参加了宝骏云海的私享会,说实话,一开始没抱太大希望,毕竟“10万级”这三个字,总让人觉得要妥协点啥。但听完OTA升级计划,尤其是年底要首发城市领航辅助,我直接“上头”了。
你敢信?10万级的车,也要搞城市NOA了? 这不是打脸那些说“智能驾驶=贵车专属”的人吗?而且宝骏还说了,这次OTA不是“挤牙膏”,是直接把高阶智驾功能“支棱起来”。这操作,多少有点“灯厂”当年靠灯光秀颠覆市场的那味儿了。
先说外观,云海走的是“未来感实用派”路线。不像某些“车界网红”那样夸张到走路摇头晃脑,它的设计很克制,但细节很戳人。比如那个贯穿式LED灯带,白天看着低调,晚上一亮,辨识度直接“顶呱呱”。风阻系数做到了0.259,这在同级别里算是相当优秀了,不光省电,高速还稳。我问工程师为啥能做到这么低,他说是车身线条和底部平整化设计下了功夫。这说明啥?宝骏这次真不是来凑数的。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是:这价位,内饰咋这么有质感?中控那块15.6英寸的大屏,不是“塑料感”那种廉价屏,是真高清、反应快。最让我惊喜的是车机系统——基于Ling OS灵犀系统打造,流畅度堪比手机。而且它学东西特别快,你说“我有点冷”,它不光开空调,还会自动调风向避开你。这种“拟人化”交互,用过就回不去了。
说到智能,重头戏当然是年底要推的城市领航辅助。这意味着啥?以后上下班堵车,它能自己跟车、变道、过红绿灯路口,甚至识别加塞车辆。我试驾时体验了高速领航,变道那一下特别顺滑,不像有些车“哐当”一下吓你一跳。工程师说,城市NOA会用纯视觉方案,成本低,但算法得特别强。宝骏这几年在三电技术和智驾算法上没少投入,这次算是集中释放。
动力方面,云海提供纯电和插混两种。纯电版CLTC续航500km,日常通勤完全够用;插混版更狠,综合续航超1000km,还支持快充。我试了下纯电版百公里加速,不到8秒,对于一台家用SUV来说,这动力妥妥“真香”。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很整,没有松散感。车辆悬挂系统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虽然不算顶级,但调得很有韧性,兼顾了舒适和一点驾驶乐趣。
安全这块,云海也没含糊。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像主动刹车、车道保持、盲点监测这些都有。高配还多了前后排侧气囊和头部气帘,被动安全到位。我特意问了碰撞测试成绩,虽然还没出官方结果,但车身用了高强度钢比例超60%,结构设计也参考了中保研标准,心里踏实不少。
那它有没有对手?当然有。咱们拉两款出来比比。
第一款是比亚迪元PLUS。这车是“国民神车”级别的存在,三电系统成熟,品牌认知度高。但它车机智能化这块,说实话有点“老咕噜棒子”了,UI设计不够新,语音反应也慢半拍。城市NOA?比亚迪虽然有,但落地节奏慢,10万级车型基本别想。所以如果你看重智能,元PLUS可能让你“劝退”。
第二款是深蓝S05。这车颜值高,动力猛,内饰科技感强,算是“出片利器”。但它纯电起步,没有插混,对充电条件差的朋友不太友好。而且深蓝的智驾系统虽然硬件强,但软件迭代慢,OTA更新频率低,用户吐槽“升级像等戈多”。相比之下,宝骏云海这次把OTA当核心卖点,反而更让人期待。
还有人说,10万级搞高阶智驾,是不是噱头?会不会不安全?我觉得这恰恰是宝骏的聪明之处。把城市领航辅助下放到10万级,等于重新定义了“智能平权”。以前这些功能动辄二三十万,现在普通人也能享受。而且从技术路径看,纯视觉方案成本低,未来迭代空间大,只要数据跑得多,越用越聪明。
再说说养车成本。云海百公里电耗12度左右,按家充5毛算,一公里才6分钱,比“油老虎”省太多了。后期OTA免费升级,不像某些品牌“功能付费”,用得越久越划算。这对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来说,简直是“真香”闭环。
当然,它也不是没缺点。比如后排中间地台有凸起,三人坐略挤;后备箱空间中规中矩,算不上“床车”那种级别。但想想价格,这些小瑕疵还能不能忍?我觉得完全可以。
总的来说,宝骏云海这波操作,确实让人刮目相看。它不靠堆配置打价格战,而是用持续进化的智能体验,让车变成一个“会成长的伙伴”。特别是年底那个城市领航辅助,一旦落地,很可能让云海直接“上桌第一个动筷”,在10万级SUV里杀出重围。
以前我们说“买发动机送车”,现在是不是该说“买智能系统送车”了?宝骏云海,正在往这个方向冲。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考虑把它加入购车清单吗?如果是你,面对元PLUS、深蓝S05和云海,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