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你说这世上最憋屈的事儿是啥?
不是股票跌停,也不是出门踩狗屎,而是你刚掏心掏肺,花了近百万捧回心心念念的莲花跑车,结果一觉醒来,这车在4S店门口的标价牌上,直接给你打了七折。
那感觉,就像是你最信任的兄弟,趁你喝多,把你钱包顺走了。
这事儿就发生在9月21号,主角是那位一直标榜自己“赛道贵族”血统的莲花。
旗下两款纯电新车,EMEYA和ELETRE,毫无征兆地一刀砍了近20万。
这一下,可把那些首批提车的“铁粉”给整不会了。
社交平台上,“莲花背刺老车主”的话题热度跟坐了火箭似的,直冲5亿。
有个车主大哥的留言,看得人心里发酸:“当初我们是最挺这个牌子的人,现在倒好,成了被捅刀最狠的人。”
这事儿最逗的地儿在哪呢?
就在两个月前,莲花官方还昂着高贵的头颅,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是“百万级豪华定位”,放话绝不掺和那场电车市场的价格战。
嘿,这话音还没散呢,自己反手就是一个猛子,扎进了降价的泥潭里,姿势还挺狼狈。
这脸打得,啪啪的,隔着屏幕都替他疼。
你以为光是降价恶心人?
那就太天真了。
莲花这波操作,玩的是“减配降价”的精髓。
你看,电吸门、主动扰流板这种能让你在朋友面前显摆一下的配置,给你了。
可你一屁股坐到后排,想享受一下按摩座椅,或者依赖激光雷达给你点安全感的时候,对不起,没了。
这叫啥?
这就等于你花大价钱买了套精装房,结果发现承重墙是空心的。
纯属恶心人。
所以老车主们的火,早就不是那20万块钱的事儿了。
钱是王八蛋,没了还能赚,可这信任感一旦稀碎,拿502都粘不起来。
有人在网上直接晒证据,说自己买的展车有维修史,销售愣是装傻充愣,一个字没提。
这已经不是背刺了,这是往心口上捅刀子啊。
当初销售顾问跟你聊的是啥?
是“F1赛道基因”,是“七十年造车信仰”,是“莲花车主专属的尊崇服务”。
大伙儿就是被这些故事感动的,买的不是一堆铁皮,是一个梦。
结果梦醒了,发现自己成了笑话。
这巨大的心理落差,换谁谁都得炸。
眼瞅着火越烧越旺,莲花中国区的老大毛京波女士,赶紧提笔写了封情真意切的《致车主的一封信》。
通篇下来,态度很诚恳,姿态很低,就是绝口不提怎么补偿。
这就好比你对象跟你道歉,声泪俱下,就是不说哪错了,以后还改不改。
这信一发,评论区彻底沦陷,那句“缺乏诚意”都算是客气的了。
莲花为啥非得干这种自毁长城的事?
说白了,就是快饿死了。
咱看看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莲花在国内就卖了400台车。
你没听错,就400台,不够人家头部新势力塞牙缝的。
全球销量和营收双双腰斩。
为了活命,英国总部裁员都裁了四成。
业绩惨淡成这样,哪还顾得上什么脸面和风度。
当然,人家也在自救。
换了新帅,请来了营销猛将钦培吉,还拿到了吉利爸爸和外面资本的几十亿输血。
弹药是有了,可打烂的口碑怎么重建?
一个豪华品牌,一旦跟“性价比”三个字挂上钩,那它的灵魂也就没了。
你图便宜买了莲花,那你跟买打折的保时捷有啥区别?
哦对,保时捷还不怎么打折。
这场闹剧,其实就是所有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车时代水土不服的一个缩影。
它们总觉得自己的品牌光环能当饭吃,却忘了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那些愿意花大钱的人,他们要的不仅是面子,更是被尊重的感觉。
你用廉价的手段去抢市场,最终只会失去那些最宝贵的、愿意为你品牌故事买单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那位被“背刺”的莲花车主,现在品牌方回头跟你说“对不起”,你会选择原谅它吗?
在评论区唠唠嗑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