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比高铁还便宜?别高兴太早!“低价大战” 背后,航司、乘客都难

暑假买机票时,你是不是发现有些航班的价格比高铁二等座还便宜?比如从北京飞上海,偶尔能刷到 300 多块的经济舱,比坐高铁还省一半钱。这看似是乘客捡了便宜,实则是航空公司 “低价内卷” 的结果。但这场看似热闹的 “价格战”,没那么简单 —— 不仅航空公司赚不到钱,时间久了,乘客和整个行业都会受影响。

机票比高铁还便宜?别高兴太早!“低价大战” 背后,航司、乘客都难-有驾

先说说最直接的,航空公司自己先 “受伤”。为了抢客源,有的航司把机票价压到 “地板上”,甚至低于飞一趟的成本。就像开餐馆,一份菜的食材、水电、人工成本要 50 块,却只卖 30 块,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文章里提到,现在民航市场是 “旺丁不旺财”,坐飞机的人多了,航空公司的收入没跟上,利润更是少得可怜。有的航司从疫情后就一直亏,全靠地方政府或其他资本 “输血” 才撑着,长期这么下去,航司根本没心思提升服务,甚至可能削减必要的安全投入。

对乘客来说,“低价票” 的甜头也可能变成 “苦果”。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买了超低价机票,到了机场才发现要付高额行李费,或者航班动不动就延误、取消?这是因为航司靠低价吸引乘客后,可能会通过 “附加费” 补亏空,也可能为了节省成本,减少飞机检修时间、压缩机组人员休息时间,间接增加出行风险。而且现在很多航司 “偷放” 低价票,要么是深夜起飞的 “红眼航班”,要么是周末的冷门时段,想选个方便的时间出行,根本没低价可选。更关键的是,要是哪天航司撑不下去了,航班取消、退票难的麻烦,最后还是乘客扛。

机票比高铁还便宜?别高兴太早!“低价大战” 背后,航司、乘客都难-有驾

再看整个民航行业,“低价内卷” 只会让行业陷入 “越卷越差” 的恶性循环。现在国内有 65 家客运航司抢市场,大家不琢磨怎么推出更贴心的服务 —— 比如针对商务客的快速安检、针对家庭客的儿童托管,反而一门心思比谁的票更便宜。就像一群商家都卖同样的衣服,不拼质量、不拼设计,只拼谁卖得更便宜,最后整个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没人有能力创新。而且高铁还在不断分流客源,比如北京到广州的高铁 8 小时直达,很多人宁愿选高铁也不坐飞机,民航业再这么 “内耗”,只会慢慢失去竞争力。

机票比高铁还便宜?别高兴太早!“低价大战” 背后,航司、乘客都难-有驾

其实,解决 “低价内卷” 的关键,不是简单地 “禁止低价票”,而是让行业回归 “良性竞争”。一方面,得让那些长期亏损、没能力提升服务的航司 “退出”,减少市场乱象;另一方面,航司也该多花心思在 “差异化服务” 上 —— 比如给喜欢安静的乘客提供 “无打扰座位”,给旅游客搭配 “机票 + 酒店” 套餐,用特色服务吸引乘客,而不是只靠低价。只有这样,航空公司能赚到钱,乘客能享受到好服务,整个民航行业才能健康发展,咱们坐飞机才能真正既划算又安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