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逆袭!4S店现退电车潮,客户排队抢购油车

最近,网上有个说法挺火,标题起得也很有冲击力,说什么“油车党反击战打响”,还具体到“4S店里退掉电车的客户正在排队买燃油车”。

这话一出来,可把不少正在纠结买车的朋友给整不会了。

咱们都知道,这几年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政策扶持,媒体宣传,好像明天不开电车就跟不上时代了。

燃油车逆袭!4S店现退电车潮,客户排队抢购油车-有驾

怎么突然之间,风向好像要变了?

这到底是真实的市场反应,还是某些人为了吸引眼球编出来的噱头?

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它不是一场谁对谁错的战争,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咱们普通老百姓在选车时最真实、最纠结的内心世界。

咱们先得把一个事儿弄明白,那个所谓的“排队退电车买油车”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

你真去4S店看,不可能看到那么戏剧性的场面。

但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却是千真万确的,那就是一部分电车用户,在亲身体验过之后,确实产生了一些“悔意”,或者说,他们发现电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尤其是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短板暴露得非常明显。

而这其中,最让人头疼、也最容易引发共鸣的,就是补能焦虑。

这个问题在平时上下班通勤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出来。

很多人家里能装充电桩,晚上回家插上枪,第二天一早又是满电出发,电费比油费便宜一大截,开着又安静又平顺,那感觉确实挺香的。

可一旦遇上节假日,尤其是国庆、春节这种全民大迁徙的时候,电车的“噩梦”就开始了。

你规划好路线,兴冲冲地开上高速,结果到了服务区一看,充电桩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每一辆车都得充个把小时。

你眼巴巴地看着旁边加油站的车,五分钟加满油就潇洒离去,而你只能在原地刷手机、干着急。

原本三四个小时的路程,硬生生给你拖成七八个小时,所有的出行好心情都被这漫长的等待给磨没了。

这种体验,只要经历过一次,就足以让人对开电车跑长途产生心理阴影。

而且,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总让人心里没底。

厂家宣传的CLTC续航动不动就六七百公里,听着很美好,但那是实验室里测出来的最理想数据。

燃油车逆袭!4S店现退电车潮,客户排队抢购油车-有驾

实际开起来,路况、驾驶习惯、尤其是气温,都会对续航产生巨大影响。

特别是在北方,一到冬天,气温降到零下,电池的活性就大大降低,续航里程打个七折都是常事。

你要是再开个暖风,那电量掉得比股票还快。

这种“续航虚标”和“冬季焦虑”,让很多车主不敢把车开得离家太远,总得时刻盯着剩余电量,生怕车子在半路趴窝。

相比之下,油车就实在多了,油箱里剩多少油,大概能跑多远,心里非常有数。

就算快没油了,随便找个加油站,几分钟就能“满血复活”,这种说走就走的自由和踏实感,是目前纯电车给不了的。

所以,一部分因为长途需求或者身处寒冷地区而感到困扰的用户,选择重新投向燃油车或者插电混动车的怀抱,这是非常现实和理性的选择。

说完了让人头疼的,咱们再来聊聊让人心动的,那就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账。

如果你的用车场景主要是在城市里,每天通勤距离固定,那电车的省钱优势是压倒性的。

咱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现在家用充电桩的谷时电价,一度电也就三四毛钱,一辆普通的家用电车,百公里耗电大概15度左右,算下来一公里的花费还不到五分钱。

而一辆同级别的燃油车,就算再省油,百公里也得七八个油,按现在的油价,一公里成本至少也要六七毛钱,这中间差了十几倍。

一年下来,开两万公里,油车光油费就得一万三四,而电车的电费可能连一千块都不到。

再加上保养,电车不需要换机油、机滤这些,保养项目少,费用也低很多。

长年累月下来,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是,这笔经济账还有另一面,那就是一个看不见的“大件”——电池。

现在车企都承诺电池有八年或者十几万公里的质保,在质保期内确实不用担心。

可一旦出了质保期,电池性能衰减了,或者万一磕碰损坏了需要自费更换,那费用可就吓人了。

燃油车逆袭!4S店现退电车潮,客户排队抢购油车-有驾

一块电池包,便宜的要五六万,贵的甚至要十几二十万,基本上相当于半辆车的价格了。

这就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我省下来的那些油钱,将来会不会一次性全吐出去,甚至还不够?

另外一个实实在在影响钱包的,就是保值率。

根据行业数据,燃油车的保值率普遍要比同级别的纯电动车高出一截。

一辆二十万的油车,开三年可能还能卖个十二三万,而一辆二十万的电车,三年后可能连十万都卖不到了。

如果你打算一辆车开到报废,那保值率影响不大,但如果你有三五年就换车的打算,那卖车时电车会让你“亏”得更心疼一些。

最后,我们再看看驾驶感受和智能化这两个方面,这也是油车和电车区别最大的地方。

驾驶感受上,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油车,特别是那些有点性能取向的,踩下油门,能听到发动机从低沉到高亢的轰鸣,能感受到变速箱换挡时那种细微的节奏感,这种人与机械的交流感,是很多老司机所迷恋的。

而电车,则完全是另一种体验,它安静、迅猛。

在市区里,电门一踩,动力瞬间就到,那种零延迟的推背感非常爽快,起步、超车都干脆利落。

而且因为它没有发动机的噪音和震动,在堵车时走走停停,车内的人会感觉舒服很多。

而在智能化这个赛道上,电动车,尤其是我们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已经把传统油车远远甩在了身后。

你现在坐进一辆新款的国产电动车里,看到的是超大的中控屏幕,像平板电脑一样流畅的车机系统,可以和你聊天、帮你设置导航的智能语音助手,还有越来越成熟的辅助驾驶功能。

它已经不单单是一台交通工具,更像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

反观很多合资品牌的燃油车,车机系统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屏幕小、反应慢,功能也少得可怜。

这种体验上的代差,就像是智能手机和功能机的区别。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汽车的科技感和智能化程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购买理由。

从这个角度看,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是不可逆转的,它代表了汽车工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