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新能源汽车风起云涌的时代,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未来的车,到底是充电的天下,还是加氢的天下?
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全球的汽车大厂们也是各有各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是分成了两大阵营。
就在不久前,旗下拥有Jeep、玛莎拉蒂等众多品牌的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就公开表示,他们觉得氢燃料技术在短期内看不到什么大的发展前途,所以决定先不在这上面投入了。
这消息一出,就像往平静的湖面上扔了块石头,让很多人觉得,氢能源这条路可能真的走不通了。
但是,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宝马集团却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他们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加大了投入,宣布他们最新研发的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第一批原型机已经成功造出来了。
这一退一进之间,就让事情变得非常有意思了。
一边是认为前景不明朗而选择止损,另一边却是信心满满地继续向前冲。
宝马的这种坚持,到底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战略远见,还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固执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搞清楚,为什么有些车企会对氢能源望而却步。
说白了,主要就是三个绕不开的坎:成本、效率和配套设施。
咱们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
纯电动车,就好比你家的电器直接插上墙上的插座用电,能量从发电厂过来,中间虽然有损耗,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直接高效的。
而氢能源车的过程就要曲折得多。
首先,得用大量的电去电解水,把氢气给制造出来,这个过程本身就会损失一部分能量。
然后,还要把这些氢气经过加压、冷却、运输,送到加氢站,这中间又是一轮能量消耗。
最后,你把氢气加到车里,车上的燃料电池再把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转化成电能来驱动车子,这个转化过程同样存在能量损失。
这么一圈折腾下来,从最初的电能到最后驱动车轮,总的能量利用效率就不如纯电动车那么高了。
有数据显示,纯电动车的能量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而氢燃料电池车可能只有30%多。
再加上建造一个加氢站的费用要比建一个充电站高出好几倍,氢气的制造成本也不低,这就让很多人觉得,这笔账算下来不太划算。
但是,宝马、丰田这些坚持发展氢能源的企业,他们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他们认为,纯电动车虽然好,但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氢能源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比如,那些需要跑长途、拉重货的大卡车,如果用纯电,就需要背上一个又大又重的电池包,这会挤占载货空间,增加车身重量,而且充电时间还特别长,会严重影响运输效率。
再比如,在一些电网覆盖不全的偏远地区,或者是在冬天特别寒冷的北方,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会打折扣,充电也会变慢。
在这些情况下,氢能源车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些短板。
加氢的速度非常快,三五分钟就能加满,跟咱们现在加汽油差不多,加满一次能跑上好几百公里甚至更远。
而且氢气的能量密度远高于电池,对于那些对续航和载重有高要求的车辆来说,优势非常明显。
所以,在宝马看来,氢能源和纯电动并非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
未来的交通出行,应该是多种能源形式并存的局面,纯电车负责城市通勤和中短途出行,而氢能源车则可以在长途运输、重型商用车和一些特殊领域大显身手。
宝马的这种“多条腿走路”的策略,其实和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是不谋而合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早就对氢能产业做出了长远规划。
国家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里就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和使用全产业链的发展。
我们国家一方面在大力推广纯电动汽车,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特别是在公交车、物流车等商用领域,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示范运营。
截至去年年底,我们国家已经建成了超过四百座加氢站,数量排在世界第一。
这说明,我们国家高层已经看到了氢能源在未来国家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所以,宝马坚持发展氢能源技术,不仅仅是出于自身的技术考量,更是对中国这个全球最重要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精准把握和积极响应。
那么,宝马这次拿出的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首先,最明显的一个进步就是它变得更小、更强大了。
它的功率密度得到了很大提升,通俗点讲,就是在发出同样大小功率的情况下,它的体积比上一代产品缩小了大约四分之一。
这个改进意义重大,因为汽车内部的空间寸土寸金,燃料电池系统变小了,就意味着可以给乘客和行李留出更多的空间,或者可以安装更大的储氢罐来跑得更远,也让汽车设计师在设计车辆外形时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其次,这套新系统具备非常好的兼容性。
宝马方面表示,它可以和公司未来的新车型平台无缝集成。
也就是说,宝马未来的新车,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好了,这个平台既可以安装电池包,变成一辆纯电动车,也可以安装这套氢燃料系统和储氢罐,变成一辆氢能源车。
这就好比一个万能的底盘,大大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使得宝马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地调整生产计划。
更让人期待的是,宝马还提到,这套系统未来有可能推出为客户量身定制的“特调版”,再配合上能够支持400伏到800伏高电压的电控系统,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宝马旗下以高性能著称的M系列。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真的能看到一台零排放、加速迅猛、开起来充满驾驶乐趣的氢能源宝马M车型。
当然,宝马在氢能源这条路上走得这么坚定,也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那就是在氢燃料电池领域耕耘多年的丰田汽车。
两家公司的合作堪称典范。
最早在2014年,宝马还处于学习阶段,直接引进了丰田的第一代技术进行尝试。
到了第二代,也就是目前正在宝马iX5氢燃料电池车上进行测试的这一代,宝马已经开始更多地参与其中,虽然核心的燃料电池电堆还是由丰田提供,但整个系统的集成和开发已经由宝马自己主导。
而到了最新的第三代,双方的合作已经进入了联合开发的深度融合阶段,丰田贡献出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宝马则发挥其在整车制造和高性能驱动系统方面的专长,真正实现了强强联手。
所以,当宝马宣布将在2028年推出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时,这背后是有着清晰的技术路线、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稳固的合作伙伴作为支撑的。
宝马的这一系列动作,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通往未来零排放出行的道路上,不应该只有唯一的答案,多一种技术路线,就多一种选择,对整个行业和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都是一件好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