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硬刚乘龙重卡,安全现场比拼背后那些门道
这事儿要从前几天说起。理想新推的纯电SUV i8在发布会上搞了个大动作——直接上视频,把自家车和一台看着像乘龙H5单桥版的重卡对撞,俩车都是50码怼正面。结果画面里左边那辆i8舱体纹丝不动,气囊全开没掉链子;反倒是右边那辆大货车保险杠都缩进去了、驾驶室前倾、轮子悬空,看着就跟被踢断了腰似的。
微信群里有哥们半夜发视频,说“咱村老李去年还买过这款乘龙拉砖头呢,现在看得慌。”还有人调侃:以后再见到理想i8得绕着走,这玩意能把重卡顶飞?不过也有人不信邪,说这种碰撞哪有这么玩的,“你让两个同级别小轿车互怼还差不多,大货跟SUV杠正面,不科学啊。”
其实碰撞圈里的规矩我多少听师傅聊过。平时C-NCAP啥的,用的是64码冲铁墙,还不是两辆真家伙互怼。这回俩车加起来等于100公里时速对射,这力度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按群友常说的话:“轻的不吃亏才怪!”理论上SUV肯定得弹出去,可偏偏画风反转——是卡车受伤更重。
我特地问了修理厂老马,他手下拆过不少事故残骸。他琢磨半天,“八成是后轮没压配重吧?一般这种单桥版,要是不装货箱或者卸点东西,就容易头沉脚轻,一碰就翘屁股。”而且据他说,有些车型驾驶舱本来就带分离设计,为的是遇到极端事故能整体脱离底盘保命,但这样拍出来视觉冲击力确实吓人。
再说回来,网上还有种声音,说不会是在用的大货身上做了点“小动作”吧,比如拆掉部分配件减轻重量,让它更容易失衡什么的。这话虽然听起来阴谋论味挺浓,不过懂行的人都知道,有时候为了拍效果,各种花活儿真不少。去年我们市区环卫队换新垃圾清运车的时候,那销售还专门提一句“咱这个后桥比普通单桥多200公斤压载,更稳”,意思就是怕出事翻底朝天。
讲真,现在造新能源SUV安全性噱头越来越多。有些厂家甚至拿打铁花溅火星试防高温、或者水枪滋底盘演示涉水能力,我邻居张叔看完直摇头:“这些玩意好看不中用,你问问修电池包多少钱?”他自己去年夏天洗完底盘,高压水枪喷坏了一块传感器,光工时费都快赶上一顿海鲜大餐钱数。
顺便插一句,这次事件之后东风柳汽立马跳出来发声明,说未授权使用并扭曲传播他们家的车辆影像。我猜也是怕自家口碑砸锅。不过站在他们角度讲,如果趁机整波营销,比如直播间搞个真正标准化对撞测验,也许还能赚一波热度。“流量来了别浪费,多卖几百台也够喝茶钱啦!”这是销售群里最爱念叨的一句顺口溜。
另外提个冷知识,我以前在二手市场帮朋友淘旧皮卡,经常遇到有人纠结A柱B柱变形,其实很多老款国产商用车型A/B/C柱厚度和焊接方式都有差异,有时候只是外观没变形,但内部加强筋早已折断,只能靠专业仪器查漏补缺。所以别光信表面无恙,看不到的不代表真的结实——维修师傅嘴里的“骨架健康”,外行人哪分辨得明白?
最后还是回归生活碎碎念:我们隔壁物流公司的司机小王最近刚换下旧乘龙H5,他私下吐槽,“开惯了传统柴油机型,新出的电动版本踩油门总觉得肉,不如以前有劲”。但他说如果以后厂里给配上类似理想那样气囊全开的配置,再加点主动刹停辅助系统,他愿意考虑尝鲜。“毕竟谁也不希望天天冒险去送命。”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