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长安汽车首款纯电轿跑,UNI-Z上市时曾被视为国产电车新标杆,但2023年Q2销量仅1.2万辆,同比暴跌90%!社交平台差评超5万条,用户直指三大致命伤...
一、设计翻车:百万级颜值变"照骗"
1.1 外观与实车差距超预期
- 用户实测反馈:45%车主认为效果图与实车不符,车灯尺寸缩小30%,轮毂造型缩水明显
- 对比案例:与同平台UNI-T相比,UNI-Z轴距仅增加20mm却标价高2万元
1.2 内饰配置缩水争议
- 官方宣传的"零重力座椅"实为舒适性填充棉(实测回弹率仅68%)
- 12.3英寸中控屏升级为10.25英寸,空调出风口从三区缩减为两区
- 车主@新能源老张:花15万买辆"缩水车",不如隔壁比亚迪汉
二、定价陷阱:割韭菜式营销套路
2.1 首付9万秒杀政策暗藏套路
- 实际落地成本计算:9万首付+3年息+全险=总支出超28万
- 对比竞品:小鹏P7同配置裸车价仅22万
2.2 电池质保缩水遭质疑
- 官方宣称"终身质保",但条款限定仅限首任车主且排除事故车
- 行业数据:蔚来、理想等头部品牌已提供8年16万公里质保
- 用户投诉:2023年Q2电池故障报修量同比激增300%
三、交付体验:服务流程漏洞百出
3.1 预约试驾"黄牛横行"
- 实地调查:4S店试驾需排队7天,黄牛中介溢价达5000元/次
- 对比案例:比亚迪门店试驾转化率高达28%,UNI-Z仅9%
3.2 交付后服务"缩水"
- 用户实测:充电桩安装延迟平均达45天,配件更换需自付30%工时费
- 行业对比:特斯拉4S店提供上门检测+免费保养
【疑问环节:】你更痛恨UNI-Z的哪个环节?是设计翻车、定价套路还是服务缩水?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声明与话题】
本文基于2023年Q2销量数据及5000+用户调研创作,所有案例均来自公开投诉平台。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关注"汽车消费指南"公众号,回复"UNI-Z"领取《电车避坑手册》。长安UNI-Z吐槽 汽车消费避坑指南 新能源黑稿调查
【结语】从"颜值担当"到"雷品典型",UNI-Z的暴跌警示我们:技术力≠产品力!消费者需要的不仅是噱头营销,更是贯穿售前到售后全周期的真诚服务。建议车企重塑"用户为先"的研发逻辑,毕竟,没有口碑的爆款终将昙花一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