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紧急禁用燃油摩托,充电设施差、穷人难负担引众怒

河内急禁汽油摩托:充电基建烂、穷人买不起引民怨

每年有7万人因空气污染死亡,河内却要急禁汽油摩托,但充电基建烂透,穷人根本买不起电动车——这禁令是救星还是灾难? 2026年7月1日起,汽油摩托车就不能在河内一号环城公路内跑了,消息一出,整个城市炸锅了。 空气差到经常全球垫底,街头挤着七百万辆摩托,尾气喷得雾霾锁城,谁都喘不过气来。 可政府这么一刀切,好多老百姓直接懵了:充电桩没几个,电网动不动崩,电动摩托贵得吓人,这让靠摩托讨生活的人怎么活?

河内紧急禁用燃油摩托,充电设施差、穷人难负担引众怒-有驾

河内的天总是灰蒙蒙的,麦这种老居民早起一开窗,就能闻到一股刺鼻味儿。 她告诉媒体,污染太吓人了,但禁令来了,她自家有电动摩托,所以还挺支持。 可隔壁老王就骂娘了,他跑网约车养家,汽油摩托是饭碗,换电动? 得了吧,攒一年钱都不够买辆新的。 这种分裂满城都是,一半人说早该禁了,另一半人吼着要吃饭,吵得不可开交。

专家们跳出来泼冷水:时间太紧,根本玩不转。 河内公共交通烂得像渣,巴士挤不上,地铁线没几条,大多数人靠摩托窜街走巷。 充电站? 稀罕货! 全市找不着几个,而且电网老掉牙,停电是家常便饭。 有人试过电动摩托,充个电得跑老远,等半天才满格,效率低到哭。 这不是逼人弃车走路吗?

穷人是真遭殃。 Grab司机阿强算过账:汽油摩托二手几千块就能搞定,电动的最便宜也要万把块,还不算电池换代的钱。 他一天跑十二小时,赚的刚够糊口,哪来余钱升级? 政府说会有补贴,但细则没影儿,大伙儿心里凉半截。 更别提送货小哥、小贩这些底层,摩托是他们的腿,禁了就直接断生计。 网上有人吐槽:这哪是环保,分明是给大企业VinFast铺路!

河内紧急禁用燃油摩托,充电设施差、穷人难负担引众怒-有驾

VinFast是越南巨头,搞电动车的,禁令一出,它股票蹭蹭涨。 不少人怀疑,政府是不是在背后推波助澜,拿环保当幌子促产业。 学者Hanh Nguyen直接点破: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产业政策伪装成环保令。 但官员们嘴硬,说一切为了健康,还要把禁令扩到二环、三环,甚至胡志明市也打算抄作业。

现实问题一箩筐。 北部电网不稳定,夏天用电高峰常断电,充电桩成了摆设。 就算有桩,分布也不均,郊区基本是空白。 居民抱怨:买电动摩托还得配个充电宝吗? 搞笑呢! 而且电池技术不成熟,续航短,换电贵,用久了性能跌得快,维修成本高得吓人。 对比汽油摩托,耐用又便宜,突然要换,谁不肉疼?

社会情绪躁动得很。 有个医生匿名吐槽:完全反对禁汽油摩托,这会引发社会混乱! 社交媒体上,越南人吵翻天,有人说政府太急,不顾民生;也有人骂污染害人,早禁早好。 但共识是:基础设施得先跟上啊,不然就是纸上谈兵。 河内街头,摩托浪潮依旧汹涌,禁令倒计时滴答响,每个人心里都在打鼓。

执行层面更是糊涂账。 警察怎么抓违规? 七百万辆摩托,查得过来吗? 罚款、没收,会不会激化矛盾? 基层官员私下说:压力山大,配套政策没落地,硬推肯定出乱子。 老百姓已经备好对策:有些人打算绕路走环外,更多人持观望态度,看政府会不会妥协。

河内紧急禁用燃油摩托,充电设施差、穷人难负担引众怒-有驾

污染数据触目惊心——世卫组织说每年七万越南人死于空气问题,河内是重灾区。 但专家认为,单禁摩托不够全面,工业排放、建筑施工这些大头没管住,效果可能打折扣。 而且电动摩托本身也有环保争议,电池生产、废料处理又添新污染。 这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吗?

低收入群体的焦虑最真实。 摩托不只是交通工具,是谋生工具。 外卖员一天送几十单,靠摩托抢时间;小商贩拉货跑市场,摩托是移动仓库。 禁了他们怎么办? 转型成本谁扛? 政府提了财政支持,但具体方案没公布,民间信任度低。 有人说:等补贴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河内的天空依旧灰暗,禁令倒计时一天天逼近。 街头访谈里,市民表情复杂:有的期待蓝天,有的恐惧失业。 充电桩建设慢如蜗牛,电动摩托售价高居不下,电网升级遥遥无期。 这场环保大战里,赢家可能是企业,输家或是百姓。 空气里弥漫的不止是雾霾,还有不确定的未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