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问界M7内饰曝光:三块大屏很吸睛,但激光雷达去哪了?
近汽车圈又热闹了——8月初,华为鸿蒙智行旗下新款问界M7的内饰图在网上疯传。三块大屏+AR-HUD的组合确实够唬人,不少网友直呼“科技感拉满”。但眼尖的车迷很快发现个问题:测试车车顶光秃秃的,之前宣传的高阶智驾核心硬件——激光雷达,咋不见了?这波操作,让人有点看不懂。
三块大屏是刚需还是“堆料”?
现在的新能源车,内饰不配几块大屏好像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开车时,屏幕再多不如用着顺手。新款M7这次直接上了“三连屏”:仪表盘+中控屏+副驾娱乐屏,再配上AR-HUD抬头显示,理论上能把导航、车速、路况信息直接投在前挡风玻璃上,开车时不用低头看中控,确实比那些只会傻傻堆中控大屏的车型实在多了。
不过也有网友吐槽:“主驾看导航还要扭头看中间大屏?这设计跟理想L7是不是太像了?”其实屏幕多不算本事,关键看系统流畅度和交互逻辑。华为的车机系统一直是强项,鸿蒙OS的丝滑体验确实没得说,比某些“卡到怀疑人生”的车机强不止一个档次。但话说回来,开车时忌讳分心,三块屏幕同时亮着,会不会让驾驶员更难集中注意力?这得等实测才知道。
激光雷达“消失”,智驾还靠谱吗?
比起屏幕,真正让老车主和准车主揪心的,是激光雷达的“缺席”。之前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可是把ADS 2.0高阶智驾系统吹得天花乱坠,号称“能应对99%的复杂路况”。可这次曝光的测试车,车顶明明预留了激光雷达的位置,却空空如也。要知道,激光雷达可是高阶智驾的“眼睛”,尤其是在雨雾天气、夜间光线不足时,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组合很容易“抓瞎”。
看看同级别的竞品:小鹏G6全系标配双激光雷达,20万出头就能拿下;极氪007更是把激光雷达当成了标配。反观问界M7,如果低配版真砍了激光雷达,那ADS 2.0的“高阶”二字恐怕要打个问号。去年懂车帝的夜间AEB测试就证明过,没激光雷达的车,面对突然窜出的行人或障碍物,识别成功率直接腰斩。华为这是在学手机行业的“高低配套路”?用低配版拉低起售价,再逼消费者加钱上顶配?
车主关心的:价格和实用配置
其实消费者买车,看的不是“屏幕数量”,而是“花出去的钱值不值”。网友们的评论很实在:“三块屏再酷炫,不如后排座椅通风加热实在”“杯架设计得花里胡哨,有啥用?能当饭吃?”
现在新能源车主焦虑的,从来不是续航,而是“花钱买了智能车,结果智驾不智能、车机卡成老年机”。新款M7的内饰看着确实高级,珊瑚红配色、星环散射体这些概念听着唬人,但真正影响日常体验的,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配置:比如隔音好不好、座椅舒不舒服、车机系统稳不稳定、OTA升级会不会“翻车”。
当然,终决定销量的,还是价格。如果入门版能下探到25万区间,就算没激光雷达,凭借华为的品牌力和车机体验,估计也能抢一波市场。可要是还坚持30万以上的高价,那性价比就远不如小鹏G6、极氪007了。毕竟现在消费者精明得很,谁会为“花哨屏幕”多掏几万块?
写在后:智能汽车,别本末倒置
说到底,汽车的本质是“出行工具”,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屏幕可以锦上添花,但激光雷达、AEB自动刹车、盲区监测这些安全配置,才是真正的“刚需”。华为造车有技术、有品牌,这点没人否认,但要是把手机行业的“减配套路”搬到汽车上,靠“看得见的地方堆料,看不见的地方省钱”,恐怕很难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
等9月正式上市吧,看看新款M7的价格和配置单,到底有没有诚意。毕竟,车主们要的不是“科技噱头”,而是一辆开着放心、用着舒心的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