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高速排队充电,混动车抢慢充,服务区压满电车

这一波国庆电车大军出行,你要说没点“囧劲儿”,那真是睁眼瞎瞎看不见天,电动爹们在服务区排队充电,能让人想起小品里的排队买火车票那场面,不过,没想到这事居然能上演在高速公路上,而且一演就是好几个小时没停歇,每个人都像掐着表在等,被堵在服务区厕所旁边,水都不敢多喝,小心一松懈号就排没了,排队号盘都能当春运纪念品了。

说到新能源现在的风头,有多猛,各种论坛、微信群都在传,说电车就是未来,谁还用那油老虎?一个个口气儿比特斯拉风还大,可真坐上车,国庆一堵,让你体验什么叫电动爹的社会现实,嘴上说着再也不用加油,实际上,为了抢个充电桩,能把“排队难”这事儿演绎到极致,说句实话,这场国庆出行大戏,新能源车主们就像“负重前行”的春运小兵,连网上段子手都快编不下去了,毕竟现实跑出来的荒诞,比段子手想象的还魔幻。

但话又说回来,大家都知道的高速服务区,基本上都有充电桩,全国覆盖率9字打头,看着就踏实了,可真到节假日,排队场面就成了“充电春运”,你以为平时桩多得浪费着,假期一到,人多车多流量猛翻几十倍,那些看起来管够的充电桩,瞬间变成稀有资源,谁抢到谁就是运气帝。所以说,新能源不是不牛,牛是牛,但牛到啥地方用,就得看你在哪儿排队了。

国庆高速排队充电,混动车抢慢充,服务区压满电车-有驾

再细细衡量一下这场拉锯战,混动车也参战了,旁边的纯电车主一脸懵,不解风情的混动车,平时开油的狠,倒逮到机会了抢慢充,大家都想省点钱,省点电,但效率那叫一个低下,慢慢磨,可不就是把纯电的路给堵死了。有人开玩笑,混动车这是站人家燃气灶还吃生食,何必呢?

国庆高速排队充电,混动车抢慢充,服务区压满电车-有驾

今年国庆,国家电网都提前敲警钟,摆明了告诉大家,三分之一的服务区会被电车挤爆,江苏那更是夸张,一天出去七十多万辆电车,估摸着有的排到崩溃,沈海、京沪高速直奔重灾区的头衔,返程别提了,早上到晚上堵着,连服务区的猫狗狗都要躲着电车跑。

再说电车的续航,讲真这点就别和燃油车比了,高速上电用得快,厂家标多少公里,实际打个六折还算是手下留情,堵车这么魔幻,开空调都得小心翼翼的操作,怕的是电池报警,比玩电量的手机还揪心。有个网约车司机是真心肺爆发,吐槽说自己两年快充搞了六百多次,本来能跑路四百多公里的电车愣是被快充折腾出三百六十多公里,直接活成了旧手机,续航一天不如一天。这电池生命力被压榨得,换做是手机,也该考虑重新买一个了吧?

但也不是没招,短期之内,大家靠那移动充电宝凑合着,国内各地都能看见“应急充电车”临时加油(哦不,加电),往高速上一停就像“奶妈团”,节假日成了抢手货。长远来看,那大功率充电桩才是正道,像宁波慈城高速服务区,8倍速快充直接起飞,比普通桩快,大家不用“憋尿”都能痛快上路,可问题卡在钱上,建桩得有补贴,企业愿干活才行,不补贴就亏钱,假期又爆棚,效率追不上,谁也不傻,没人愿意“赔本赚吆喝”。

你要说新能源省钱,这个论调在自家充电的情况下妥妥没毛病,可高速上电费翻倍,钱没少花,时间更是一堆堆砸进去,开电车跑长途的朋友,钱包省了点,膀胱是实打实的考验,你问问身体能不能同意。真不是开玩笑,不少电车司机都自我调侃,联名推荐膀胱耐力比赛,国庆高速服务区见真章。

国庆高速排队充电,混动车抢慢充,服务区压满电车-有驾

其实想想,这个电动囧途背后,是整个国人对新能源“又爱又怕”的情绪。谁不想省钱,环保,还能赶追潮流?但现实就是这么卡人:一边是官方宣传里的“覆盖率97%”,一边是排队里憋着不敢喝水的作精们。大家嘴上喊着新主义,心里暗暗算着“等下还能撑几公里”。这种纠结,不就是新能源的成长阵痛嘛。

不过别光盯着车主倒霉,服务区也难,有的地方忙到“所有员工全出动”,还有的临时加派“应急充电车”,跟春运临时加挂车厢一个路数。也难怪有网友在服务区里直播,一边喊着“充电桩加油”,一边复盘自己被堵的时间表,网络段子都快跟不上了:“服务区停车大赛,全国现场选手号牌从零到五十,谁排到谁是真兄弟。”

国庆高速排队充电,混动车抢慢充,服务区压满电车-有驾

话说回来,节假日出行的压力,和电车的续航、充电体验直接挂钩,假期人流一涨,哪家高速桩多都不够用。家充才省钱,跑高速那边电费一涨,不光钱包被收割,膀胱也被尊重到底。大家就这样,在痛苦和无奈中“电动爹”的身份一边被提升,一边又被现实爆锤。

当然,有些地方在动脑筋,比如开始考虑用“超级快充”来减少堵车时间,把普通充电桩升级了,大家不用等到天荒地老。但超快充也有问题,跑长途那叫一个伤电池,连网约车司机都说续航掉得比苹果手机电池还快,这事儿短期能解决长队,但长久来看,电池掉链子谁买单?

政策上其实也动过一些招,想让企业多建桩,但钱不是白撒的,肯定要考虑平时没车充电桩空着的亏损,假期一爆满,怎么平均收益?这桩的生意不是谁都能承受,可如果没有这些新桩,高峰期还是老样子,大家在服务区玩“铁人三项”:排队、憋尿、抢桩位。

发生这一切,其实都在警醒大家,新能源不是万能钥匙,尤其是高速长途,充电体验和城市通勤完全不一样。不能只看政策说的“覆盖面广”,还得把“使用高峰”这件事考虑进来。节假日一到,新能源车主就像打怪升级,过程比结局更让人“印象深刻”。

不少人也在反思,这种堵车充电的场面,到底是发展阵痛还是产业必经过程?有人说充电桩再建设三五年,大家就好了;也有人说,谁让你国庆非跑长途,不如乖乖窝在家享受家充省钱。不过,这种“你不出门”的策略,大部分中国人是不会轻易听的,毕竟假期不用去景点打卡,国人心里不踏实。

搞到最后,新能源出行体验,就像一句老话:省钱是省了,但得省着用。谁也不会主动和钱包、膀胱、耐心作对。未来会不会有一天,充电桩像加油站一样成排,大家不用急眼去抢?没准到那时,“电动爹”的身份变成“优雅出行者”,服务区不再是硬仗,而是新的休息站。

怎么让新能源更好用,大家心里门儿清。一方面得靠政策激励,让企业多建快充桩,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别让混动车和纯电车抢资源,要不然效率降低,体验又受罪。再有,电池技术得有突破,续航和快充都不掉链子,这样才能保证长途和日常两手抓,不掉队。

总归一句话,新能源车出行难题,是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阵痛。谁也别想着一劳永逸,大家多点耐心,政策多点智慧,企业再给点诚意,未来的国庆出行,或许不再是一场憋尿排队赛,而是真正舒坦的旅程。

嘿,说到你国庆堵在服务区的真实体验,你有什么独门妙招?或者亲身囧事想分享?评论区等你爆料,一起聊聊新能源出行的那些糗事!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