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相信不少爱车的朋友们都在网上刷到过一组照片,标题起得特别响亮,说什么“新一代雷克萨斯ES”来了,造型科幻得跟电影里开出来似的,一下就点燃了很多人的热情。
大家伙儿都在议论,说这个一向稳重甚至有点“老气”的雷克萨斯,是不是终于睡醒了,要正儿八经地跟上咱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这股大潮流了?
看着那犀利的大灯、完全封闭的车头,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雷克萨斯ES吗?
这车到底是真的要量产了,还是又是厂家画的一个大饼?
今天,咱们就用普通老百姓的视角,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专业术语,好好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给捋清楚。
首先,咱们得把最关键的一件事给说清楚,这才能接着往下聊。
现在网上铺天盖地流传的那些图片,其实并不是已经确定要上市销售的“第九代雷克萨斯ES”。
它的真实身份,是雷克萨斯在去年日本的一个大型车展上,拿出来秀肌肉的一台纯电动概念车,名字叫“LF-ZC”。
说到“概念车”,咱们得解释一下,这玩意儿跟咱们在4S店里能买到的“量产车”可不是一回事。
您可以这么理解,概念车就像是服装设计师在T台上展示的那些最前卫、最夸张的衣服,主要是为了展示设计师的想法、未来的设计方向和可能会用上的新技术。
它很酷,很炫,但你肯定不会穿着它去逛超市、接孩子。
等这件“衣服”真要拿到商场里卖的时候,肯定要改得更实用、成本更低、更符合大多数人的穿着习惯。
所以,把这台LF-ZC概念车直接当成下一代ES来看,虽然心情可以理解,但确实是有点心急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大伙儿都会把它跟ES联系在一起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台概念车的个头和定位,跟现在的雷克萨斯ES实在是太像了。
咱们知道,雷克萨斯ES是一款中大型轿车,主打的就是一个商务和家用的舒适、体面。
而这台LF-ZC概念车,虽然车身长度比现在的ES短了一点,但它的轴距,也就是前后轮之间的距离,反而更长了。
在汽车设计里,轴距长就意味着车里面的乘坐空间有潜力做得更大。
这恰恰是纯电动车的一个大优势,因为它没有了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大件,四个轮子可以尽量往车身的四个角落放,这样就能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乘客。
所以,从尺寸和级别来看,这台LF-ZC就算最后不叫ES,也八九不离十是下一代ES的“预演版”或者说“设计蓝图”了。
搞清楚了它的身份,咱们就能借着这台概念车,来好好分析一下,雷克萨斯这个品牌到底在想什么,未来的车可能会变成什么样。
第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那张“脸”。
开了十几年雷克萨斯或者关注这个品牌的人都知道,那个像纺锤一样的“大嘴”进气格栅,是它最有辨识度的标志。
可你看LF-ZC,直接把这个“大嘴”给封上了,变成了一个整体光滑的车头。
这可不是设计师心血来潮随便改的,背后有很重要的原因。
咱们开的汽油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通过格栅吸入冷空气来降温。
但纯电动车用的是电机,没那么大的散热需求,把车头封起来,空气流过去会更顺畅,也就是风阻更小。
风阻小了,车子跑起来受到的阻力就小,自然就更省电,续航里程也就能更长。
为了续航这个电动车的“命根子”,雷克萨斯连自己最经典的家族标志都敢动刀,可见它这次是铁了心要往电动化方向转了。
第二个大变化,就是车里的“内涵”。
说句大白话,现在在售的雷克萨斯ES,内饰用料确实不错,真皮、木纹,摸上去坐进去都挺有档次。
但是,那个中控屏幕和里头的操作系统,跟咱们国产的新能源车一比,那差距简直就像是以前的老式按键手机和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
反应慢、功能少、界面老旧,这是很多车主都在吐槽的地方。
而在这台LF-ZC概念车里,雷克萨斯完全换了一套思路,驾驶座和副驾驶座前面都安排了大屏幕,方向盘也设计得很有未来感,车里的各种功能操作都变得非常数字化和智能化。
这说明什么?
说明雷克萨斯终于明白了,在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光有豪华的材料是不够的,消费者要的是聪明的语音助手、流畅好用的车载系统和丰富的娱乐功能。
在这方面,咱们中国的品牌,比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等,已经给全世界的汽车厂商上了一课,它们用实际行动告诉这些老牌巨头:智能化,是现在卖车绕不开的一道坎。
雷克萨斯再不跟上,就真的要被时代淘汰了。
第三点,也是大家最关心、最核心的一点:它到底是不是“油改电”?
这个词大家可能听得比较多,但具体是啥意思呢?
所谓“油改电”,就是一些传统车企为了图省事、省成本,在原来为汽油车设计的底盘上,直接改造一下,挖个地方装上电池和电机,就当成一台电动车来卖。
这种车有很多天生的缺陷,比如因为底盘不是专门为电池设计的,所以车身重心会比较高,开起来不稳定;车内空间也会被电池挤占,坐着不舒服。
而雷克萨斯这次展示的LF-ZC,是基于一个全新的、专门为纯电动车开发的平台打造的。
这就好比,一个是给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重新装修,一个是直接平地起高楼,从地基开始就是全新的设计,哪个更好,一目了然。
这个新平台,据说还会用上一些很先进的制造技术,比如“一体式压铸”,能把几十个零散的零件一次性压铸成一个大件,让车身更坚固、更轻,也更安全。
如果下一代ES真的用上了这个新平台,那它在驾驶感受、安全性能和空间表现上,都会有质的飞跃,彻底告别“油改电”这个不太好听的名声。
而这种转变,背后最大的推动力,正是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和市场。
是我们对真正高品质电动车的追求,倒逼着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国际品牌,必须拿出真材实料来竞争。
所以,通过分析这台LF-ZC概念车,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款可能的新车,更是看到了雷克萨斯这个品牌,在全球汽车行业经历巨变,尤其是在咱们中国市场这个“修罗场”里,所感受到的巨大压力和求生的欲望。
它过去引以为傲的那些优点,比如安静、平顺、可靠耐用,在电动车时代已经不再是独门秘籍了。
电动车天生就安静平顺,机械结构简单也让它的可靠性有了新的保障。
面对咱们国家那些在性能、科技、续航上都做得越来越出色的新能源品牌,雷克萨斯如果还抱着老一套不放,路只会越走越窄。
它必须变得更年轻、更科技、更懂得中国消费者的心思。
当然,从概念到现实,还有很多未知数。
这个科幻的设计最终能保留几分?
电池续航到底能跑多远?
充电速度快不快?
最关键的是,当一台雷克萨斯ES不再有发动机的轰鸣声,它还值不值得卖三四十万,甚至更高的价格?
这都是留给雷克萨斯和市场去回答的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