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张销量榜单,看得不少人心里是五味杂陈。
这说的是8月份第四周,也就是8月18号到24号这几天,国内小型SUV市场的销售情况。
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就是个每周的销量榜嘛,有啥大惊小怪的。
但您要是仔细琢磨一下里面的数字和排名,就会发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汽车买卖了,这简直就是一场市场格局的大洗牌,一场我们自主品牌对老牌合资车企的“围剿战”。
想当年,咱们老百姓手里攥着十来万块钱,想买个小巧灵活的SUV,那脑子里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本田的XR-V、缤智,或者大众的途铠这些车。
那时候,它们是市场的宠儿,是销量的保证。
可现在呢?
风水轮流转,曾经的王者们一个个都像是霜打的茄子,蔫了,而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却昂首挺胸地站上了舞台中央。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消费者的选择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咱们今天就借着这份榜单,好好聊聊这其中的门道。
咱们先看最亮眼的地方,那就是榜单的头部阵营。
这次的冠军被比亚迪的元UP给拿下了,而且拿得是相当霸气。
一周时间,卖了5077辆。
这个数字单独看可能没什么感觉,但要对比一下才知道它的分量。
整个榜单上所有车型加起来的总销量里,元UP自己就占了超过三分之一。
这叫什么?
这就叫断层式的领先,别人还在争第二第三,它已经一个人跑到终点线喝茶了。
很多人会好奇,这元UP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大家这么追捧?
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就是比亚e迪把性价比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前不久,他们推出了一个售价才7.48万元的新车型。
您想想看,不到8万块钱,您能买到一台纯电动SUV,背后是比亚迪成熟可靠的电池、电机技术,车内空间和配置也说得过去。
这对于很多预算有限,又想体验新能源车的家庭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这就好比过去你只能买个基础款的合资小轿车,现在同样的价格,能买一台配置不错的国产电动SUV,这笔账谁都会算。
所以,元UP的销量从之前的三千多辆一下子冲到五千多,一点也不奇怪,这完全是市场用真金白银投出的票。
当然,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除了元UP一骑绝尘之外,排在它身后的也都是我们熟悉的身影。
吉利的缤越和广汽传祺的GS3,这两位也是小型SUV市场的老将了,一直以来口碑和销量都挺稳定,这次它们也牢牢占据了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周销量都在一千到两千辆之间,是市场的中坚力量。
再往下看,像设计独特的领克06,还有造型方方正正、很有个性的宝骏悦也Plus,也都挤进了前五名。
您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从第一名到第七名,全部都是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了,这说明在小型SUV这个细分市场里,我们的国产品牌已经形成了集团优势,从产品力、价格到品牌形象,都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说完了春风得意的国产车,咱们再把视线转到榜单的另一端,那里的景象可就有点“惨不忍睹”了。
曾经在这个市场里呼风唤雨的合资品牌们,如今的处境可以说是相当尴尬。
虽然榜单上还能看到将近20款合资车型在售,看起来队伍还很庞大,但销量数字却是一个比一个难看。
最让人吃惊的是,这么多款合资车,竟然没有一款在一周内的销量能超过500辆。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就是平均下来,一个省份可能一天都卖不出去几台。
我们来点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
本田XR-V,这车当年有多火爆?
加价提车都是常事,被很多人奉为“保值神车”。
可现在呢?
它排在榜单的第17位,一周的销量还不到200辆。
它的姊妹车型缤智也同样如此,两兄弟现在是患难与共了。
还有大众的途铠,顶着大众的光环,曾经也是备受期待,如今的周销量同样在两百辆以下徘徊。
这种销量的下滑,已经不能用“低迷”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断崖式的暴跌。
更让人唏嘘的还在后面,有些车型的销量数字,说出来都让人觉得是不是统计错了。
比如起亚的奕跑,还有挂着奥迪四个圈的Q2L,一周的销量都只有65辆。
最离谱的是丰田的奕泽,这款车在一周的时间里,全国范围内只卖出去了2辆。
没错,就是两台。
这个数字已经失去了市场分析的意义,它更像是一个无声的宣告:一个时代可能真的要结束了。
可能有人会说,燃油车不行了,那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总该有点竞争力吧?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
不管是宝马旗下的电动MINI,还是本田推出的那两款纯电车型“极湃1”和“e:NS1”,它们的周销量连一百辆都不到,在市场上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这就说明,合资品牌如今面临的困境是系统性的。
它们不仅仅是在传统的燃油车领域被我们的国产品牌用更强的产品力和更低的价格打败了,更是在新能源这条全新的赛道上,从一开始就没跟上节奏,显得步履蹒跚,力不从心。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
归根结底,是时代变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变了。
过去,大家买车,看重的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觉得合资品牌技术成熟,质量可靠。
但现在,汽车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它更像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
大家对车内的那块大屏幕、那套车机系统、那些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对发动机有多少马力的关心。
而在这方面,我们的国产品牌可以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同样是十万出头的车,国产车能给你一块高清大屏,流畅的语音交互,甚至还有L2级别的辅助驾驶。
而同价位的合资车,可能还停留在收音机加小屏幕的阶段,车机卡顿,功能单一。
当产品体验有了如此巨大的差距,过去积累的品牌光环自然也就慢慢褪色了。
消费者都是很实际的,谁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优的体验、更实在的价格,他们就会选择谁。
这份看似简单的销量榜单,其实就是对当前市场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
它告诉我们,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一个由我们自己的品牌来定义产品、引领潮流的新阶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