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集团中国宣布与Momenta合作!要在中国推出本土化智能驾驶

2025年7月15日,宝马集团中国突然宣布和Momenta合作,要在国内市场推本土化智能驾驶。 这事儿看着普通,放宝马身上可太有看头了,毕竟过去宝马在中国卖车,智能驾驶基本照搬欧洲那套,现在终于肯低头搞“中国特供”了。

宝马集团中国宣布与Momenta合作!要在中国推出本土化智能驾驶-有驾

中国智能驾驶市场早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是“好不好用”的战场。 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车里装L2+级辅助驾驶的车占比已经超过58%,用户要的不是“能自动跟车”,是“过复杂路口不犹豫”“堵车时跟车不踩急刹”。

可欧洲的路况和中国完全两码事:巴黎的路口规规矩矩,柏林的高速车距保持稳定,哪像北京西直门桥,转个弯能遇上突然并线的电动车,上海延安路高架,前车说变道就变道。 宝马之前把欧洲开发的智能驾驶系统拿过来,用户吐槽“在环路上像新手司机”“遇到加塞就急刹”,这哪能卖得好?

Momenta被称作“中国自动驾驶算法界的学霸”,它家技术最厉害的地方是“飞轮大模型”。 简单说,就是能让车像人一样“记路”,不仅记录当前路况,还能“回忆”以前类似场景怎么处理。 比如北京早高峰,车流挤在西二旗桥,Momenta的系统能“学”会前面500辆车是怎么加塞、减速的,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提前0.5秒预判。

这套系统用了中国300万公里真实道路数据训练,覆盖了50个城市的城区复杂路况,从广州的“无保护左转”到成都的“电动车突然穿插”,全给“喂”给过算法。

宝马为啥选Momenta? 成本和技术落地速度是关键。 自己从头开发一套适合中国的智能驾驶系统,没个三五年下不来,光数据采集就得跑遍中国各大城市。 找Momenta合作,相当于直接“抄近道”,Momenta的系统已经在中国路上跑了两年多,宝马只需要把自己的底盘、动力系统和这套算法“打通”,就能快速装车。

而且宝马最近在琢磨研发增程系统,说是比传统发动机变速箱成本低、技术简单,其实就是想通过智能化和动力多元化,把丢失的市场抢回来。

2024年上半年,宝马在华销量同比跌了8%,而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涨了30%以上,这压力够大的。

宝马集团中国宣布与Momenta合作!要在中国推出本土化智能驾驶-有驾

合作不是嘴上说说,具体到车上啥时候能用上? 宝马明确说了,2026年国产的新世代车型(比如i3、iX3)会首发搭载这套本土化智能驾驶系统。

到时候开宝马过环岛,系统能自动判断旁边车道的车会不会强行加塞;堵在三环路,跟车距离会像老司机一样“松紧合适”;遇到施工路段,不用驾驶员手动干预,车自己就能绕着锥桶走。

这些功能听起来普通,但对宝马这种传统豪华品牌来说,是从“机械好开”到“智能好用”的大跨越。

宝马集团中国宣布与Momenta合作!要在中国推出本土化智能驾驶-有驾

有意思的是,同样找中国科技公司合作的奥迪,选的是华为。 奥迪的智驾系统被用户吐槽“太激进”,在小区里遇到突然跑出来的小孩,刹车太猛;高速上变道,动作比老司机还急。 宝马和Momenta的合作更强调“稳”,毕竟宝马用户群体年龄偏大,更在意“平顺”不是“炫技”。

Momenta的技术文档里也提到,专门针对中国用户做了“舒适性调校”,比如跟车时加速度控制在0.3g以内,变道时方向盘转动角度不超过15度,这些都是为了让开惯燃油车的用户“感觉不到智能驾驶的存在”,不是越夸张越好,是越自然越好。

宝马集团中国宣布与Momenta合作!要在中国推出本土化智能驾驶-有驾

现在再看宝马的转变,其实反映了整个行业的变化。 以前外资品牌觉得“全球一套方案走天下”,现在发现中国用户要的不是“国际标准”,是“中国习惯”。 从大众和地平线合作做芯片,到奔驰找百度搞智驾,再到今天的宝马和Momenta,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早就从“造好车”变成了“造懂中国人的车”。

这次合作能不能让宝马销量回升? 暂时不好说,至少迈出了关键一步,至少,他们开始认真研究中国路况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