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之王”被自家账本绊了一跤,今天开盘先跌掉一个中型楼盘。
10月16号早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把蔚来告到美国法院,说蔚来把收入吹大了上千亿,雪球瞬间炸锅,港股一哆嗦,把120亿港币市值送进了太平洋。
老股民一看这剧情,立马想起灰熊2022年那份打空报告,当时蔚来拍胸脯说“查过了,没事”。现在GIC把旧账翻出来,还添了新料,市场直接用脚投票。
蔚来从2014年到现在一共融了1200多亿,听起来吓人,可账本更吓人:2023年亏215亿,2024年再亏230亿,别人已经琢磨分红,它还在琢磨怎么止血。
烧钱最狠的是换电站。全国8350座,每座砸进去350万,光固定资产就吃掉接近150亿。长假8天,换电115万次,听起来热闹,可一算账,只有18%的站能自己养活自己,其他的都在啃总部老本。
更尴尬的是,快充一年一个台阶,十分钟充到八成的新桩满地跑,当年引以为傲的“三分钟换电”现在像是老翻盖手机,情怀还在,钱包不买账。
9月新车交付35500辆,看着创纪录,再拆开看就有点微妙:主品牌蔚来14000辆,乐道15500辆,萤火虫6000辆。
主牌销量被两个小弟反超,高端故事讲着讲着成了入门跑量,小鹏同期已经干到42000辆,理想的34500辆也带着盈利光环,蔚来主牌只能干瞪眼。
李斌坚持只做纯电,口号喊得响,可市场不吃素。30万元以上SUV里,增程抢走45%的份额,纯电从28%滑到18%,理想靠增程一年赚了120亿,蔚来一年亏210亿,平均卖一辆车倒贴13万,这买卖怎么看都像做慈善。
技术堆了135亿研发,结果2024年智驾团队跑了一大半,半年时间七个核心人物离职,连技术规划大佬胡成臣都发朋友圈“开启新征程”。
官方解释是“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组织升级”,可投资者担心的是,当别家在猛冲大模型,蔚来连老司机都跑光了,新司机能不能把方向盘扶稳,没人敢打包票。
多品牌战略看上去是找增量,其实也是被逼得没路。乐道、萤火虫一起上阵,表面上看销量上去了,可主品牌蔚来被稀释得越来越模糊,高端标签快贴不住了。
换电网络重得像铅球,纯电路线慢得像蜗牛,技术团队又掉链子,钱越烧越快,市场越看越慌,GIC一纸诉状只是把窗户纸捅破。
好消息是,换电站虽然烧钱,但已经存在,用户口碑依旧在线;研发投入虽然高,但专利和体验也攒了一兜;多品牌虽然内卷,但确实把价格区间补全了。
坏消息是,资本市场现在不看你未来多酷,就看你现在赚不赚。故事讲十年,不如一张盈利截图来得实在。
蔚来要翻身,得先把账本做平,再把换电站跑出利润,还得把纯电的溢价守住。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倒全盘。
当年意气风发的新势力一哥,如今要在诉讼、亏损、技术失血的三重夹缝里找活路,难度堪比高空换轮胎。
市场不会同情眼泪,只认数字。蔚来能扛过去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