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先生最近抛出了一个金句,他说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接管“没有任何错”,而且还“非常明智”。听完这话,我差点把手里的咖啡喷出来。老兄,当有人当着你的面,夸一场光天化日下的抢劫干得漂亮时,你最好赶紧检查下自己的钱包还在不在。
这出戏的主角叫安世(Nexperia),一个在半导体江湖里摸爬滚打的老牌选手。几年前,它一度濒临破产,眼看就要在时代的浪潮里沉底了。这时候,来自中国的闻泰科技出手了,像个武林高手一样,前后花了三百多亿,把这个半死不活的“病人”给盘了下来。这在当时可是个大新闻,咱们中国企业第一次把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全资收入囊中,那感觉,就像是终于在别人家的后花园里,种上了自己的菜。
你猜怎么着?奇迹发生了。闻泰接手后,没几年功夫,就把安世从泥潭里拽了出来,还给它插上了翅膀。生产线往国内一挪,成本duang一下就降下来了,质量却没打折扣。安世的芯片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尤其是在汽车电子领域,简直是横扫千军,什么大众、宝马、奔驰,都成了它的客户。那几年,安世的营收简直是坐上了火箭,一路冲向巅峰。
故事讲到这里,本该是个皆大欢喜的励志剧本,对吧?一个濒临倒闭的欧洲企业,被中国资本救活,焕发第二春,双方共赢,多好。可惜啊,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什么童话故事。你辛辛苦苦在自家院子里养的猪,一旦长得太肥了,总会有人惦记着要来分一杯羹,甚至直接把猪圈都给端了。
荷兰就是那个惦记猪肉的人。眼看着安世在全球的分公司越来越多,账上的钱越来越鼓,某些人的心思就活络起来了。他们先是拉了几个欧洲兄弟,组建了一个听上去特别高大上的“欧洲半导体联盟”,说是为了“维护科技生态安全”。这话听着耳熟不?每当有人想干点见不得人的事,总喜欢先扯上一面正义的大旗。
然后,神操作就来了。他们翻箱倒柜,找出来一部20世纪70年代的老掉牙法案,名叫《商品可用性法案》,以此为“尚方宝剑”,直接对安世下手了。快刀斩乱麻,高层换血、资产冻结、技术封锁,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行云流水。闻泰科技的创始人张学政,前一天还是执掌大权的CEO,第二天连公司邮箱都登不上去了。这一切,据说还是在法院未开庭审理的情况下,直接下的临时裁决。这效率,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更有意思的是,背后还有个若隐若现的影子。后来披露的文件显示,这事儿之前,荷兰和美国那边早就有过“沟通协调”,美方明确提出,安世的中方CEO得换掉。所以你看,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单纯的商业纠纷,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由行政和司法高度配合的“合法抢劫”。一夜之间,那个被中国企业救活的安世,又回到了所谓的“白人血统”。
德国经济部长夸赞的“明智”,大概就是指这个吧。既拿到了安世这家年产千亿颗芯片、价值147亿的现金牛,又向大洋彼岸的主子递上了投名状,简直是一箭双雕。
可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政治这玩意儿,就像一剂猛药,能让你一时爽,也能让你立马玩完。荷兰这边刚动手,咱们的反制就来了。商务部一纸出口管制公告,直接卡住了安世在中国生产产品的出口。要知道,安世全球七成的产品出货,都得靠东莞那个封装厂。你把人家老板踢了,还想用人家的生产线给你赚钱?天底下哪有这么美的事。
这下子,欧洲那帮汽车巨头们可就炸了锅。大众、宝马、奔驰的生产线上,工人们眼巴巴地等着芯片开工,结果仓库空空如也。没有芯片,生产线就得停摆,交不出车,客户的违约金索赔单就跟雪花一样飘来。欧洲的车企们急得团团转,联名上书荷兰政府,要求赶紧把芯片交出来。
这时候,德国经济部长先生的“明智”言论,就显得格外讽刺了。夸赞一个直接导致本国核心产业断供的决定是明智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波操作,我只能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一边喊着“科技生态安全”,一边又急着找中国要芯片。这文字游戏,还是欧洲人会玩。
说到底,所谓的“国家安全”,不过是一块遮羞布。真正的原因是,他们见不得一个由中国企业主导的科技公司,在他们的地盘上混得风生水起。当这颗棋子有用的时候,他们默许甚至欢迎;当这颗棋子威胁到他们的优越感,或者可以用来当成政治交易的筹码时,他们就毫不犹豫地弃之如敝履。
这场闹剧还在继续,荷兰现在是骑虎难下。而对于咱们来说,这何尝不是一堂生动的课。在别人的地盘上做生意,光有钱、有技术还不够,你得有随时能掀桌子的实力和决心。当规则不再保护你的时候,你得有能力,自己成为规则。你觉得呢?这种把司法当工具的玩法,最后会砸了谁的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