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这句老话,搁在当下某些新车的吆喝上,倒也贴切得紧。
如今这车市,已然卷成了一锅粥,厂家们竞相鼓吹,恨不能将自家车型吹成“陆地飞行器”。瞧瞧这星纪元ET,弄了个“三千彩蛋护送记”,标榜底盘稳若泰山,要给您送去“稳稳的妥帖”。这妥帖,当真如此牢靠?
咱们先来扒一扒这事儿的皮:星纪元ET新款登场,为了佐证其车身安谧,搞了出“彩蛋大迁徙”,愣是把三千枚彩蛋塞了个满仓,一路颠簸一千八百公里,最终毫发无损地送达发布会现场。乍一看,这车是真稳啊!可且慢,这其中莫不是藏着什么猫腻?
先说说这所谓的“稳”。车身稳健与否,与底盘自是息息相关。星纪元ET使出了啥飞鱼底盘2.0,自诩“华夏十佳底盘”,又是双叉臂,又是五连杆,听起来就颇具格调。可问题是,单凭这些硬件堆砌,便能高枕无忧了吗?
试想一下,这一千八百公里,高速、国道、村道、乡道,路况自是参差不齐。可这三千枚彩蛋,又是何方神圣?是易碎的鸡蛋?抑或是晶莹的玻璃弹珠?想必不是,多半是那种填充了泡沫或塑料玩件的塑胶蛋。这等物件,天生就具备“抗震”属性,即便路面稍有不平,它们也能相互缓冲。
再者,这漫漫征途,又是谁来执鞭?是寻常车主吗?恐怕是训练有素的试驾专员。他们驾车,定会留意平稳,尽量避免急刹猛拐。换句话说,这本就是一场“定制”的稳。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数年前,某品牌也曾效颦,将一辆车开上数层楼高的阶梯,力证自家车辆“攀爬”能力。结局呢?不出多久,便被爆出林林总总的质量问题。这种“秀肌肉”式的宣发,往往忽视了最根本的所在——用户的真实体感。
汽车这东西,并非橱窗里的摆设,而是用来驾驶的,是用来护佑一家老小平安出行的。你光顾着这些花团锦簇的噱头,将底盘吹得天花乱坠,但倘若用户一经上手,便发现车内喧嚣、油耗颟顸、小恙频发,那这“稳稳的妥帖”,岂不成了贻笑大方?
深究而言,当下车市竞争白热化,各路新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家都在比拼配置、比拼价格、比拼营销手段。然则,真正决定一个品牌能否行稳致远的,还是产品自身的品格。你若将精力悉数倾注于这些“彩蛋护送”的戏码,是否有些舍本逐末?是否更应将资源倾斜于研发、生产、质控之上?
犹记得某桩旧闻,某合资品牌,为了压低成本,私下更易汽车零件,导致车辆潜藏安全隐患。这等行径,简直是对用户生命漠视之极。
当然,我们亦不可一概而论。星纪元ET此番动作,至少博得了不少眼球,也算小有所成。然则,但愿厂家能够明晰,真正的“稳”,并非靠几个彩蛋、几场作秀便可佐证的,而是要靠积年累月的精雕细琢,靠用户口口相传的佳誉。
未来的汽车,智能化、电气化乃是大势所趋。但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安全、可靠、耐用,始终是汽车最核心的价值锚点。恳请车企们能将心思放于提升产品力上,少搞些华而不实的障眼法。毕竟,对于芸芸百姓而言,购车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非为厂家的营销活动充当背景板。
我们乐见更多如星纪元ET般的后起之秀涌现,更盼望这些品牌能真正将用户奉为圭臬,用精良的产品力,赢得用户的信赖。这方是“稳稳的妥帖”的真谛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