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焊死高端门槛,问界M9销量领跑市场,硬核产品力和市场表现证明了中国品牌高端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数据焊死高端门槛,问界M9销量领跑市场,硬核产品力和市场表现证明了中国品牌高端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其实你知道吗,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焦虑,要不要换台车。除了价格之外,能不能做到高端品质一直是心里的一个死结。有时候忍不住想,摆在眼前的这些,真的能和BBA抗衡吗?但我最近开始感觉,似乎中国品牌正站在一个拐点。

数据焊死高端门槛,问界M9销量领跑市场,硬核产品力和市场表现证明了中国品牌高端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有驾

你看问界M9上市短短21个月,交付突破25万台。这是真的数据,而不是广告。全系销量普通人可能觉得挺一般,但你把这和同价位甚至稍高价位的豪华品牌相比,就能发现不一样:别说出气,哪怕是单一价格区间,问界M9都能稳稳占据第一。从我理解,这为什么?因为它把高端这个标签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

我还观察到,用心的用户像我这种,除了关注品牌,更在意的是那些硬核配置。增程版的续航,达1474公里——这得看多大油箱、多高效率才能做到吧?我算了下,如果按百公里油耗0.8L计算,差不多需要120升左右的油箱容量,但增程一体化设计就很巧妙,既满足长途,又不影响城市运输。而纯电版超充,320kW,打个比方,能在10分钟充满80%的电量。你觉得这样充能体验,能不能击中高端用户的痛点?(这段先按下不表)

数据焊死高端门槛,问界M9销量领跑市场,硬核产品力和市场表现证明了中国品牌高端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有驾

而且,华为乾崑智驾ADS4,总共已经累计检测出超过31.3万次主动避险。这数字背后,意味着问界M9的安全研发实实在在用实力话说话。高端用户最怕的就是安全感不足这件事,问界用这个主动避险做到了底气。让人觉得,买一台问界M9,不只是买个车,更像是买了个安心。

我之前听说过有人说,高端车靠‘低价高配’冲市场,能不崩盘。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但也不全对。问界M9的销量能突破,说明市场的"铁矿石"是真实存在,不是靠虚高的配置堆出来的。你可以在4S店里看到,买问界M9的,差不多有一半是从BBA换过来的。这个比例,一开始我还觉得是不是偶然。后来问了一下销售,她们直白说:换的理由很简单,满意的客户也要考虑保值,还得放心。

仔细想想,问界的保值率,明显比同级的新能源车要高。你去看Baodi或BBA的二手车价,折旧率都在15-20%左右;换成问界,竟然只有10%左右。这让我觉得,未来体验高端化+保值是不是会成为趋势?(这块我还没完全验证,纯粹估算,但无疑心里更有底气。)

数据焊死高端门槛,问界M9销量领跑市场,硬核产品力和市场表现证明了中国品牌高端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有驾

上述不是说我站队哪家品牌,而是觉得,问界M9这个成绩,是市场对中国品牌的一次认知升级。从跟跑者到领跑者,我看国内车企似乎已经找到了高端的正确玩法。

细想之后,我又在想,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复制这个成功。硬件+软件的精品化,是门科技和供应链的学问。毕竟,汽车就像生活中买的那些厨房用品,便宜的没细节,高端的靠細节。有时候我想,手机也一样,早年几千块买个功能机,现在顶尖品牌还是要三五万。难道汽车也会走向这样的路径?还是说问界M9能靠这点硬核走得更远?

数据焊死高端门槛,问界M9销量领跑市场,硬核产品力和市场表现证明了中国品牌高端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有驾

还有个点:你曾经有想过,买车其实也像投票一样吗?站在高端市场阵营里,不只是因为车,更是为了心里的认同感。当然啦,认同感不能只靠数字说话,得靠体验。而且我也知道,供应链、研发、设计,背后藏着太多看不见的手。有朋友说,有时只看销量,不看利润,就像我去超市买菜,只要新鲜就好,但谁会每天都想把菜用几年?

有个事我一直没想明白:未来市场会是怎样?我猜,可能会出现一种高端车型像手机一样频繁更新换代,或者像奢侈品牌,试图做出限量版,用稀缺性吸引圈粉。这些都还在摸索吧。

数据焊死高端门槛,问界M9销量领跑市场,硬核产品力和市场表现证明了中国品牌高端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有驾

你觉得呢?会不会有一天,问界不用再靠硬核去迎合市场,而是直接变成生活装置,像智能冰箱一样,自动检测,自动调节车内温度、环境,满足我们更细腻的需求?这个设想有点飘,猜测也不一定靠谱。但我觉得,大家其实都在奔这个方向 —— 让汽车变得无处不在,而不是只是一辆车。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