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销量大增:股价为何平淡:新央企的转型阵痛

长安汽车10月份的销量数据相当亮眼,27.84万辆,同比增长了11%,可股市那头却蔫了吧唧,股价第二天甚至还往下跌了点。这场景,多少有点魔幻,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热闹是自己的,市场却冷静得可怕。

长安汽车销量大增:股价为何平淡:新央企的转型阵痛-有驾

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事?一切还要从那份《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说起。就在11月3号,兵装集团把手里14.23%的长安汽车股份,倒腾给了新成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这么一来一回,新东家中国长安汽车合计持股到了35.04%,长安汽车也正式从一个复杂的身份,变成了血统更纯粹的央企子公司。这本该是个大利好,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更强的后盾,可资本市场的反应却像一潭死水。

长安汽车销量大增:股价为何平淡:新央企的转型阵痛-有驾

市场的冷漠,源于10月底那份只有12页的第三季度财报。财报这东西,最会说实话。营收422亿,增长了23%,看着不错。但翻到利润那页,味道就不对了。归母净利润只有7.64亿,前三季度累计下来,更是同比下滑了14.66%。钱去哪儿了?答案是销售费用,前三季度花了73.55亿,暴增了超过56%。这笔钱,可以看作是长安为了抢占新能源市场付出的学费。

长安汽车销量大增:股价为何平淡:新央企的转型阵痛-有驾

这学费,交得有点狠。新能源这块的销量确实猛,10月份卖了11.92万辆,长安启源、深蓝汽车的数据都挺好看。尤其是深蓝,10月份卖了3.6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三成。被寄予厚望的阿维塔,也创了历史新高,交付了1.35万辆。可问题是,这个成绩放到高端新能源的牌桌上,跟华为的鸿蒙智行、理想、蔚来这些玩家比,还是有点不够看,甚至暂时还被东风的岚图压了一头。

长安汽车销量大增:股价为何平淡:新央企的转型阵痛-有驾

高端市场还没打下来,燃油车的阵地却不能丢。毕竟,前10个月,长安的燃油车卖了150多万辆,占了总销量的六成以上,这才是利润的大头。不光是长安,上汽、吉利、长城这些巨头,谁都明白,眼下靠的还是燃油车输血。新能源的战线拉得越长,对奶妈的依赖就越大。海外市场倒成了另一个惊喜,前十个月贡献了超过22%的销量,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二增长曲线。

长安汽车销量大增:股价为何平淡:新央企的转型阵痛-有驾

所以,你看懂长安的处境了吗?它就像一个正在经历成人礼的少年,一面是新能源业务飞速生长带来的喜悦,一面是巨额投入和激烈竞争带来的阵痛。股价的平淡,正是资本市场对这种不确定性的真实写照。销量是面子,利润才是里子。大家都在观望,长安这笔学费到底要交多久,新身份带来的资源优势,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转化为赚钱的能力。

长安汽车销量大增:股价为何平淡:新央企的转型阵痛-有驾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长安高层也开始了一轮大换血。董事长朱华荣从阿维塔科技、长安福特等子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专注于集团层面的战略。接替他的,是一批80后高管。比如原长安汽车副总裁王辉执掌阿维塔,荣耀出身的姜海荣空降深蓝汽车当CEO,带来了消费电子行业的打法。这步棋,意图很明显,就是要给这家老牌车企注入新的活力,用更年轻的思维去打一场硬仗。

长安汽车销量大增:股价为何平淡:新央企的转型阵痛-有驾

更有意思的信号,来自朱华荣和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的那次会面。两位央企车坛大佬坐在一起,聊的话题是加强战略协同。这让外界浮想联翩,长安+东风甚至更大范围的央企联盟会不会出现?在技术、供应链、海外市场这些烧钱又费力的领域,如果国家队能抱团取暖,联手出击,无疑会大大提升中国汽车在全球的竞争力。

长安汽车销量大增:股价为何平淡:新央企的转型阵痛-有驾

成为纯粹的央企,对长安来说,或许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获得了更长远的战略耐心。转型的阵痛是难免的,短期的利润下滑也是必须承受的代价。关键在于,这家有着一个半世纪历史的老店,在新一轮的汽车产业变革中,能否真正利用好手里的牌,把眼前的销量优势,变成未来的胜势。

长安汽车销量大增:股价为何平淡:新央企的转型阵痛-有驾

所以说,长安汽车的这场剧变,远不止一纸股权过户那么简单。它是一场关乎未来的豪赌,赌的是新能源的赛道,赌的是年轻化的管理团队,也赌的是央企改革释放的巨大潜力。市场的反应只是暂时的,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而这场考验的结果,不仅关系到长安自己,也可能预示着整个中国汽车国家队未来的走向。毕竟,牌桌上的玩家们,谁不想笑到最后呢?

长安汽车销量大增:股价为何平淡:新央企的转型阵痛-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