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荣拜访任正非背后,长安华为正酝酿汽车智能化新格局

突如其来的“朱华荣拜任正非”,这新闻怕不是要炸翻整个汽车圈了吧。

不少人还在隔岸观火。

有人说是例行拜访,有人则觉得这是行业之间在酝酿新一轮洗牌。

其实在这一场看似简单的“董事长见面会”背后,藏着多少条暗流和未解之谜?

为啥偏偏就在这个节点,朱老板亲自跑到深圳,还点对点地聊未来大局?

朱华荣拜访任正非背后,长安华为正酝酿汽车智能化新格局-有驾

难不成长安和华为,又憋了什么大招准备晃晃整个新势力市场?

早就习惯了各种“跨界联动”的摩擦,可这次的“高层密会”听着怎么这么不一样。

大家心里都在问:HI模式到底升级成了啥,到底谁才是在这个游戏里拿主角剧本的人?

要说长安和华为这两家,表面上看就是各玩各的,但说白了早就谋划着要在智能化造车这条路上分一个“蛋糕”。

阿维塔,可以算是他们共同养大的“孩子”,从零到一,没少互相借力。

华为一直手握HI模式,像是一张高级“软件服务菜单”,长安把自主设计和生产握在手里——两家谁也不吃亏,都有自己的看家本事。

不过大家真正嘴上服、心里服的时候,估计是从“股权绑定”的那一刻。

你看阿维塔上一把梭了115个亿,把华为车BU的引望智能直接变成自己的半亲兄弟,朱华荣还顺势干起了副董事长。

表面上讲这是资本联手,背地里其实是技术绑定后的利益再绑定——你的技术我得用,但你赚钱我也得分点汤。

这种合作,估计让不少同行羡慕得直跺脚。

其实,如果只停留在HI模式上,这事顶多算个战略合作。

但阿维塔这波入股后,HI Plus模式来了,简单说就是“你不光给技术,连品牌、营销、生态都给我一起拎着干”,还是那种深度嵌入式的共生状态。

阿维塔07这种新车,就是走了HI Plus路线,结果首秀就卖出去了1.2万辆,谁能跟这效率拼?

两边的团队直接“打包”搬到重庆总部搞联合研发,近千人的规模啊,这不是玩票的,是真正认真卷起来的。

朱华荣拜访任正非背后,长安华为正酝酿汽车智能化新格局-有驾

这HI Plus是什么玄学?老司机都明白,一台车值不值钱,智能化才是比点。

华为把智能座舱、高阶智驾、车载屏幕乃至底盘控制这种塔尖技术全都掏出来,头都不皱一下,就是要让阿维塔在细分市场上甩别人几大步。

副总裁迟永滨当年在技术发布会上说得不遮掩:“这些都是行业顶流标准”,就是那种你不用我技术,等于一拳打在空气。

再看看阿维塔团队“搬家”到重庆,实战化进程提速得飞起。

朱华荣拜访任正非背后,长安华为正酝酿汽车智能化新格局-有驾

一年时间,这帮工程师和研发宅男已经搞定首款联合共创产品,计划明年下半年就见真章。

品牌联动方面,还别以为只限于阿维塔一条线。

长安旗下深蓝、启源哪个没来沾“华为的光”?

深蓝汽车干脆跟华为签了全面合作,主打就是把乾崑智驾搞到20万以内的车型上。

深蓝S07和L07已经搭上了华为的驾驶辅助系统,行业第一波吃螃蟹的,难道不是这两兄弟?

启源更直接,加入了华为的超充联盟,随便补个电,30%到80%只要15分钟。

传统造车那些慢吞吞的补能方式,原地看着人家玩电竞级充电,谁受得了?

说到行业影响,鸿蒙智行这招不但玩得溜,还杀入高端市场让BBA看得心焦。

问界M9那辆大块头,稳坐50万以上豪车销量第一,连续8个月销冠,行业大佬都得看看这数据才敢下夜饭。

问界新M7系列交付都快摸到20万台,智界R7刚上市2个月,订单4.2万直接吓哭隔壁厂的销售。

更离谱的是,整个鸿蒙智行全线在39个月内交付80万辆,打破了所有新势力的记录,那些一直“新势力最牛”的车企发现自己的“最快交付”也只够人家看后视镜。

但是这事也不是一直风光,不说点实话好像对不住广大吃瓜群众。

朱华荣拜访任正非背后,长安华为正酝酿汽车智能化新格局-有驾

国内30万以上市场实际占比只有8%,蛋糕其实没想象那么大。

一线城市土豪扎堆,二三线市场却越来越挤,大家都忽悠说高端车要遍地开花,实际并没有那么多肥肉等你咬。

再加上余承东自己也说了,30万以下的车基本卖一辆亏一点儿,盈亏平衡点卡得死死的。

豪气冲天归豪气,现实还是要面对。

这时候,华为隔空喊话扩展HI模式,并不仅仅是趁热打铁,更是为了找一条“下沉”路径。

比如上汽通用五菱,准备推一款不到15万的SUV,搭载华为ADS智驾——这低价策略,摆明是掀桌子的节奏。

如果站在长安汽车的角度看这场游戏,跟华为抱团其实是给自己智能化转型装了加速器。

2023年的时候,长安就立下flag,要在2030年整车产销做到500万,其中新能源要占到60%甚至更高,海外销量一口气要占到30%。

这目标不小,但真心不是唬人的那种“年年空喊”。

有华为技术做后盾,阿维塔拿到最新黑科技,想不进化都难。

深蓝和启源跟着搭配智驾系统,从“全民玩智驾”变成了“全民得智驾”,这步子迈得可以。

至于华为,其实也不是只想做一个“提篮子挑水”的供应商。

靠长安的市占率和品牌号召力,华为自己的技术输出范围跟着水涨船高。

引望智能这家公司,目前已经谈到独立上市的可能,估值飙到1150个亿,有阿维塔、赛力斯这些车企入股,这技术共享范围已经扩到整个行业面前。

未来不只是鸿蒙智行,其他车企也能用上华为的方案,不玩“只此一家”那种封闭游戏。

更猛的是,华为还准备借着阿维塔的全球化布局搞技术出海。

阿维塔现在已经跑进了25个国家,2025年底目标是突破50个,想让技术输出广到全球谁都能用得上,野心大得很。

其实,这次朱华荣高调去见任正非,不单是走个形式。

更像是两家再一次谈拢了“核心玩法”,HI Plus模式的落地带动长安品牌集体转身,让华为自己的商业化也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而市场饱和和盈利难题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一步都不能走偏。

但行内人多少还是把这事视为行业“风向标”,觉得只要技术能换来市场,深度绑定方式就永远不会过时。

说到底,谁都晓得中国车企不止比谁会造、还要比谁更愿意卷技术。

华为帮长安卷智能化,长安又能帮华为卷全球化,看着很搭,但也留了不少悬念。

朱华荣拜访任正非背后,长安华为正酝酿汽车智能化新格局-有驾

技术到底能不能救活整个市场,股权绑定最后是不是一把双刃剑,阿维塔这波改写行业格局真的能成吗?

这些问题,还真没人能拍着胸脯说答案。

“科技引领”“跨界创新”“巨头抱团”,字面意思没错,现实操作还得磨个几年才见分晓。

如果说这场合作会对整个中国汽车市场造成巨大影响,可能没多少人会反对。

但你让我预测它日后会否成为“行业范本”,还真得等几轮市场交锋之后再下结论。

谁知道哪天又杀一个“技术搬家”的新玩家出来,行业洗牌的速度永远比我们想象中快。

这场朱华荣见任正非,实际是一轮高能预警:车圈和科技圈要变天,没人能毫发无损。

大家都在思考,下一个买车,是不是得把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当标配,要么你就别进场。

行业天花板到底在哪,盈利点会不会越来越难摸到,智能化能否成为下一个增长极?

答案可能并没有那么明确。

真正能胜出的,往往是不停试错、不怕重塑、还能在市场不确定性中扛住压力的玩家。

说实话,看完这场大秀,很多小白车企估计已经开始盘算自己下一步,怕慢一步就是历史的幕后。

谁都不愿意做“被数据埋葬”的配角,但这个行业本就是“速度与激情”的赛道。

朱华荣和任正非这一回合,很可能就是中国汽车智能化风暴的前夜。

要论深度合作、技术绑定、全球布局,这一仗才刚刚开局,段子手们关键时刻还是要多留几分清醒。

讲了这么多,你觉得华为和长安这次的“技术+股权双绑定”,将来能不能平衡好盈利和市场扩张这两头重担?

有没有可能改写当前的中国智能车竞争格局,让其他车企都跟着学走“HI Plus进阶模式”?

或者,这种巨头抱团会不会反而让市场变得更卷,变成新的门槛?

评论区见,各抒己见,谁是最后赢家,你怎么看?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