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回头看看过去十年中国汽车圈的变化,你很难不对这个行当心生感慨。众泰汽车曾经是那种“大街上随处可见”,“三五线城市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品牌。说白了,它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那个“山寨豪车”套路。在很多人心里,众泰就是保时捷的平替,“保时泰”这个外号不无道理。但这座靠着模仿和低价一路狂飙的汽车王国,最后还是“撞墙”了,而且是狠狠的一下。
很多人会问,众泰为什么会栽跟头?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可以带着问题一点点往下琢磨。6年半亏损255亿,负债率逼近97%,公司股份全被法院查封冻结,这不是说说而已,这是实打实的数据。想想看,之前号称年销量33万辆,比蔚来、小鹏还拉风,那时候风头有多劲?怎么就一下变成了“零件坟场”?
我觉得,众泰的成功和失败都太极端。它的成功其实挺简单,就是在某个特殊的环境下,大家对豪华车有点“执念”,但买不起正品。这时候出来个便宜的仿品,长得像路虎、像奥迪,开着也能骗自己。所以众泰的模式就是:复制+降价。不贵,也不丢面子。谁买众泰?都是那些条件有限,想圆梦的人。
但这种模式能撑多久?答案很明显,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迟早被市场淘汰。众泰靠模仿起家,但汽车圈不是只拼脸,底子还是技术和创新。尤其到了新能源时代之后,所有车企都开始拼电池、电驱动、智能系统。你还做啥仿燃油车的老路?新势力一出现,你还没反应过来,用户早就被新东西吸引走了。市场升级太快,众泰还活在过去,怎么可能不倒霉?
其实,众泰问题不是今天才有,2019年开始就年年巨亏,资金链早就断了,靠借钱续命。你想想,一家企业连自己的生产线都拍卖了,连零部件都被法院查封。这个工厂原本是一片繁忙,现在连快递都很少送进去,剩下的就是空荡的厂房、堆积的零件、失业的工人。这些年,众泰基本有名无实了。
看到这些破败的工厂现状,再看看招聘广告,你会发现社会和产业自己在淘汰落后的东西。在众泰“尸体”上,新的企业--博源电驱动、豪能传动--已经抢滩登陆,准备干新能源的活。这说明了什么?时代从不会停留在任何一家公司头上,谁落伍谁就得让位。你能仿造过去年头,但你仿不了新科技,仿不了创新,更仿不了消费者的新需求。
很多人可能还会觉得蛮可惜的,毕竟众泰也让一代人圆了豪车梦。坦率说,它是那种“给底层消费者一个妥协选择”的企业,本质跟搞高仿手表、高仿包包没什么区别。你说它不道德吗?也不见得。它满足了市场的某种刚需。但问题是,这种刚需是偶发性的,不会长久。到了消费升级,大家的审美和能力都提高了,谁还愿意开个“冒牌豪车”到处招摇?大家更想要安全、智能、环保的新一代车。
所以,众泰这个例子其实就像一面镜子,反照出中国很多行业的普遍问题:急功近利,缺乏底层积累,只赶风口不做创新。短期大赚,长期一塌糊涂。你仔细回忆国内哪些企业不是折在这个逻辑上?P2P、O2O、电商、共享单车……哪个不是拼命烧钱,赶风口,但一旦环境变化,就全军覆没。但是你换个角度看,适者生存就是这样:谁能跟得上变化,谁就能继续活着。
更值得琢磨的是,众泰失败后厂区里那些新的企业在干什么?他们主打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电驱系统”“传动零部件”,这其实表示中国的车企和技术链已经彻底换代。以前是搞仿造,现在直接冲高技术。你看这些新工厂要招好多工程师、检测员、工艺人员,他们是要做智能化、规模化的制造。这就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一个缩影:淘汰掉老旧产能,吸收过去的经验,把力量投到新方向上。
顺便讲一句,我比较佩服这些还在招聘的企业。他们不是在等环境变好才动弹,而是主动进场,用别人的失败场地直接启动新项目。很多人说中国经济是“供给侧改革”,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把过气的东西清理掉,让资源流进有效和先进的产业去。这群新公司的员工,以后回望这个厂房时,可能谁都忘了众泰是什么,只记得自己在哪儿开始干新的事业。
当然了,如果只看现象,不去追问背后的结构,你会觉得众泰只是运气不好,没赶上新能源的浪潮。但实际上,众泰的问题比我们看到的还严重。它不仅缺技术,也没形成自我革新的能力。一旦核心业务受挤压,资金就断,连“转型做新能源”都来不及。这提示我们,企业得有提前布局的胆魄和积累,不能一直等国家政策或外部趋势来救自己。你不能指望靠“跟风”出头,更不能指望靠“仿造”续命。
还有一个不容易被人注意的角度,就是社会对失败企业的态度。现在大家嘲笑众泰,说它是“保时捷的工厂被关门了”“零件乱堆跟坟场似的”。但你想过没有,这家当初也算明星企业,转一圈就变成了别人的笑柄?其实企业倒了不是它一个人的事,相关产业、工人、配套商、服务业,都会跟着遭殃。你看一堆零部件还没用就扔在空地上,这些东西原来是有上千家小规模供应商在养的。市场淘汰理所当然,但相关群体的损失,整个社会也需要承担或者缓冲。
还有些人觉得,众泰既然倒了,能不能被别的大企业收购,“品牌也许能再抢救”?但你看查封公告、法院文件,连生产线拍卖都没人来接手,这说明某些阶段性机会消失了就是回不来了。不是所有企业都能等来“新东家”,产业升级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还快。谁也不会愿意用旧模式挣新钱,大浪淘沙,只有真正的创新和技术壁垒才能生存下来。
站在今天回看,众泰就像大时代里的一个注脚。它证明了中国制造业的成长路上,有很多捷径被走过,也有很多坑被踩过。它的起飞是市场需求驱动,无可厚非,它的沉没是技术更新、消费升级决定,无可避免。你说它失败是命运,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现在工厂门外挂着新企业的招聘广告,屋里堆着没人要的零部件,这其实就是一场经济变革最真实的样子:不管你曾经多风光,最终还是要看你有没有站在浪头上。
所以说,企业要干正事,技术要狠抓,别光想着眼前赚快钱。市场给你了机会,也会随时收回。你复制了一时的成功,但没法复制持久的生命力。下一个众泰会不会再出现?谁都有可能,但教训已经摆在这儿了:要成为真正的品牌和企业,靠仿造赚头彩不是长久之计,只有不断创新,不断上进才是真本事。
最后,不妨再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愿意买冒牌货圆一次梦,还是愿意等几年买真货享一辈子?其实这问题问企业也一样,真干货才能撑住未来。众泰的故事到今天就写到这儿,剩下的路,还是要靠后来者争气。大势所趋,时不我待,这是现实,也是希望。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