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的新P7定价,是一举成功,还是生死局?

小鹏的新P7定价,是一举成功,还是生死局?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我最近有个感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就是现在的车圈,比娱乐圈还刺激。前两天我一个买了初代小鹏P7的朋友,给我发微信,就一句话:“你说,我是不是成了老韭菜?”他焦虑的点,就是马上要发布的新一代P7。他既希望新车牛逼,证明自己当年的眼光,又害怕新车价格太“香”,把自己“背刺”得体无完肤。

他这种纠结心态,其实也是小鹏汽车现在面临的绝境。新P7这块“传家宝”,到底该怎么定价?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问题了,这几乎是一场关乎小鹏品牌生死的“渡劫”。

网上现在关于新P7价格的盲猜,简直是锣鼓喧天,啥说法都有。最乐观的一派,基本都是米粉或者等等党,他们觉得小鹏必须跟小米SU7死磕到底,最好起售价直接干到21万以内,主打一个“交个朋友”。你要活下去,就得拿出诚意,别整那些虚的。

小鹏的新P7定价,是一举成功,还是生死局?-有驾

理智一点的分析师呢,会把新P7、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这“新三大件”放在一起看。他们觉得小鹏再怎么说也是个“老牌新势力”,品牌有点底子,技术有点积累,姿态不能太难看。起售价定在21万到24万之间,勉强能跟小米和特斯拉打个有来有回,算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区间。

可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呢?是小鹏自己老板何小鹏放的话。他说,新P7“一定不会是部分鹏友期待的那种便宜”,这车,是给“极致的科技理想主义者的Dream Car”,是“极致时尚经典潮品”。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很高贵,你们别想太多”。一股子要把价格往25万、甚至30万以上拉的劲头。

这就搞笑了。一边是消费者揣着钱等着你“放下身段”,一边是老板梗着脖子要“守护梦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鹏的新P7定价,是一举成功,还是生死局?-有驾

这背后其实就是今天整个中国新能源车市的现状,一个字:卷。卷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从比亚迪把价格打到“798”掀桌子开始,整个牌桌上的人,谁不降价谁就像在犯罪。品牌、理想、情怀这些东西,在电表倒转、钱包缩水的现实面前,都显得特别苍白。大家兜里没那么多钱了,消费变得极其谨慎,一辆二十多万的车,那得全家开会、反复对比、把计算器按冒烟了才敢下手。

小鹏的处境尤其尴尬。它不像比亚迪,有通吃高、中、低端的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它也不像理想,精准地抓住了家庭奶爸这个超级用户群体,成了“冰箱彩电大沙发”的代名词。它更不像刚进场的“鲶鱼”小米,自带泼天流量,用互联网的玩法对传统车企进行降维打击,雷军三个小时的发布会,比人家车企一年的营销费用都管用。

小鹏有什么?它最引以为傲的标签是“智能驾驶”。可这个东西,咱们聊点不好说的,它在当下的变现能力是存疑的。多数人买车,第一感知还是外观、内饰、续航和价格。智驾更像个“期货”,大家都说它好,但真要为它付出高昂的溢价,很多人就开始犹豫了。这就好比你给一个快饿死的人讲米其林三星的分子料理,他可能只想来碗实在的兰州拉面。

小鹏的新P7定价,是一举成功,还是生死局?-有驾

所以小鹏现在就卡在这了。它想维持自己“科技男”、“理工直男”的高端人设,新P7要是定个“丐版价”,等于自己抽自己的脸,以前吹过的牛逼都成了笑话。它把价格咬死了,维持住了品牌的脸面,市场可能根本不鸟你。消费者会说:“哦,挺有骨气,那我买小米去了。”

这就是结构性的矛盾。小鹏它想走技术理想主义路线,却没有蔚来那种靠极致服务和高端社交圈层撑起来的品牌护城河。它在最惨烈的20万到30万主流市场里,被一群饿狼围攻,进退失据。

小鹏的新P7定价,是一举成功,还是生死局?-有驾

我对新P7的价格,其实挺悲观的。它定高了,是场灾难;定低了,也是一场灾难。最好的结果,可能就是出一个低配版,用一个看起来很有竞争力的价格(比如18.99万)引流,然后靠配置、选装把价格拉上去。但这种定价策略,在今天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消费者早就免疫了。

说到底,新P7的定价,将是一面镜子。它照出的不仅是小鹏自己的困境,更是我们这个时代许多中产阶层的消费心态:我们心中都有一辆“Dream Car”,但手里攥着的,却是一张只想买“性价比”的钞票。而对于开头我那位朋友,我只能劝他,放平心态,电子产品,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永远别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毕竟,谁的生活,又不是一边背着刺,一边往前走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