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根据标准化工作的总体安排,现将申请立项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予以公示,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7日。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明确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
目前国内与汽车门把手相关的标准有QC/T 988-2014《汽车车外门拉手》、QCT1211-2024《乘用车车门内开拉手总成》,其对门把手的耐久、强度、耐高低温、耐振动、耐腐蚀等进行了技术要求。但是随着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暂无标准对其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进行技术要求。
由于没有标准,导致市场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安全隐患巨大,已经暴露出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潜在逃生、救援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一旦发生碰撞造成断电,就会被锁死在车里无法逃出,由于电车碰撞后容易发生自燃,会给车主和乘客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由于过分追求美观和标新立异,不少电车门把手无明显、统一标志,增加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难度。
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有助于救援及逃生活动。
电车企业之所以热衷于在门把手上万花样,根源还是电车高度同质化,车企之间缺乏技术护城墙,自然只能在智能驾驶、隐藏门把手等方面制造噱头,制造差异化亮点,通报标新立异制造营销噱头割韭菜。
这次整治隐藏式门把手和此前整治只能驾驶类似,都是针对电车乱象制定的标准。
事实上,过度营销智能驾驶,在门把手上标新立异,取消实体按键都包含了巨大风险,智能驾驶和隐藏门把手已经被勒令整改了,下一步肯定会像欧盟那样,对实体按键订立新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