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凭什么成了中国车圈的头号公敌?

讲真,任老当年摁住余承东,说五年内不准华为自己下场造车,这操作现在回头看,简直是顶级阳谋,充满了道家智慧。如果当年没摁住,让大嘴哥直接撸起袖子成立华为汽车,那今天的故事就不是“得罪了十八路诸侯”,而是“华为汽车坟头草高三尺”,十八路诸侯会盟,先把华为这个出头鸟的毛给拔干净,做成个鸡毛掸子,天天在办公室里扫灰。

但现实魔幻就魔幻在这里,华为不造车,但整个车圈却被一个“不造车”的华为搅得天翻地覆,仿佛孙悟空没去大闹天宫,只是在花果山开了个线上直播,结果天庭自己就乱了套,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被各路神仙的投诉信淹了。

鸿蒙智行天天在那儿公布大定数据,跟报菜名似的,今天八千,明天五千,国庆跟不要钱一样哐哐哐地收订单。这数字对他们来说是高奏凯歌,是莺歌燕舞,是明天会更好。但对友商来说,这数字就是催命符,是阎王爷的KTV账单,上面写的全是自己的名字。鸿蒙智行多卖一辆车,就意味着在某个倒霉蛋的潜在客户名单上,又多了一个被划掉的名字。

这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朋友们。这是黑暗森林,是修罗场,是你死我活的“大逃杀”。最好的防守不是做个更好的产品,而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点了。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问界现在这搞法,就是把桌子掀了,还顺手把餐厅里的压缩毛巾都顺走了,一根蜡烛都没给剩下。

你看BBA那几位,一汽奥迪、北京奔驰、华晨宝马,这三家过去是什么?是车圈的“玄学”本身,是鄙视链的顶端,是中年男人证明自己没被生活击垮的最后图腾。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谈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是那个能让小区保安多敬一个礼的品牌光环。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我开的不是车,是身份”的宗教。

结果呢?问界M8、M9出来了。余承东这浓眉大眼的家伙,直接不讲武德,用一套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组合拳,对着BBA的脸就是一顿输出。你跟我谈品牌历史?我跟你谈遥遥领先。你跟我讲德味操控?我直接给你放电影打游戏。BBA的用户画像瞬间就乱了,信仰开始动摇了。销量数据一拉,同比下降两位数,成交均价三十万以上的核心阵地被打得稀里哗啦。三位德国老铁匠估计在总部开会,议题只有一个:“那个姓余的,到底是什么道诡异仙里跑出来的?”

余承东,凭什么成了中国车圈的头号公敌?-有驾

然后是理想。李想老师,车圈的产品经理之神,一个把“家”这个字研究到像素级的男人。冰箱彩电大沙发,一度是无敌的存在。他构建了一个美好的、中产的、其乐融融的场景,让奶爸们心甘情愿地掏钱。结果问界M8一出来,好家伙,直接在你最强的地方跟你打。你有的我全有,你没有的智能驾驶我拉满。这叫什么?这叫掀桌子式竞争。李想老师的心情,大概就是辛辛苦苦种了一片西瓜,眼看要熟了,隔壁老王直接开着收割机过来了。既生瑜何生亮,典中典。更扎心的是,问界M8一款车的营收,干翻了理想六款车,这已经不是打脸了,这是把脸放在地上用轮胎来回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能理解这种痛苦。你按部就班,遵循着所有商业规则,打磨产品,服务用户,勤勤恳恳。突然,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野蛮人”闯了进来,他告诉你,规则变了,现在是修仙时代,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种无力感,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还有那些新势力,蔚来小鹏,更是难受。人家是创业,是九死一生,是靠着PPT和梦想一步步熬出来的。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一直是我们这些中年人非常关心的。结果赛力斯,一个之前在车圈鄙视链底端仰卧起坐的选手,被华为拉了一把,直接开窍了,悟了,一步登天了。这就好比你在新手村辛辛苦苦打了三年小野怪,眼看要出师了,旁边一个哥们直接被GM(游戏管理员)注入了神力,原地飞升。这上哪说理去?心态能不崩吗?小鹏还在研究怎么让AI司机开车更像人,华为已经开始琢磨怎么让车自己找充电桩顺便买杯咖啡了。降维打击,这他妈的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余承东,凭什么成了中国车圈的头号公敌?-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余承东写得跟个修仙小说里的反派大魔王一样,其实他可能就是个上班打卡的。但这样没意思,对吧?

所以你看,从广汽、奇瑞这种“前任”或“绯闻对象”,到长安、东风这种本该是“兄弟连”的新央企,再到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自主品牌的老大哥,没一个能睡好觉的。比亚迪的王朝系列卖得再好,腾势仰望冲高之路也变得异常坎坷。吉利的极氪本来势头不错,现在也要直面问界的锋芒。大家本来都在一个池子里钓鱼,突然有人直接往池子里扔雷管,你说气不气人。

就连丰田这种全球第一的巨头,都得捏着鼻子过来找华为合作ADS。没办法,时代变了。自动驾驶这玩意儿,关键不在于特斯拉的实验室数据有多牛逼,而在于它能不能在中国特色的、老头乐与外卖小哥齐飞的魔幻路况下活下来。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AEB就是个摆设。华为这套东西,恰恰就是在这种地狱模式里练出来的。

所以,这十八路诸侯,说是“忌恨”也好,“羡慕妒忌恨”也罢,本质上是一种恐惧。是对一个不属于这个行业的“三体人”入侵的恐惧。余承东和他的鸿蒙智行,就像一个bug,一个外挂,它不遵循你这个世界的物理法则。你跟他谈成本,他跟你谈生态;你跟他谈渠道,他跟你谈流量;你跟他谈造车底蕴,他直接跟你聊手机。

任老摁住他不让他造车,反而是给了他一把无形的尚方宝剑。因为他不造车,所以他可以和任何人合作。因为他不造车,所以他可以把自己的技术当成一个“压缩毛巾”,扔到任何一个车企里,瞬间膨胀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他成了所有车企的“公敌”,恰恰是因为他可以成为任何一个车企的“救世主”。

所以最后大家万箭齐发,各种明枪暗箭都射向余承东。这不奇怪。动了人家的蛋糕,不对,是动了人家的龙脉,人家不跟你拼命才怪。但吊诡的是,在这场混战中,你越是被当成公敌,反而越证明了你的价值。在这个掀桌子的时代,没人恨你,说明你根本没上桌。

所以你看,除了赛力斯和江淮这种被从ICU里直接拉出来送进KTV的铁杆兄弟,所有人都希望余承东消失。但他们又不希望华为的技术消失。这种又爱又恨的矛盾心态,才是当下车圈最真实的写照。他们恨的不是余承东,他们恨的是那个自己不得不追赶、但又永远追不上的时代。

余承东,凭什么成了中国车圈的头号公敌?-有驾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