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双节消费火爆,商圈活动齐上阵,车展餐饮成绩亮眼

要说金秋时节南通有啥新鲜事儿,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吃蟹赏月而是“人多钱多,哪里都嗨”,是不是跟你心里想的差不多。

国庆和中秋一块儿扎堆,请假都省了,结果大家伙儿都往外跑,商场商圈、超市车展、饭店餐馆,到处人头攒动,堪比春运。

咋回事呢?就这么热闹?到底动了多少钱?盘算一下,竟然冒出八个多亿。

这数字,第一眼瞧着也就一个小数点,其实背后藏着一堆故事。

你是不是觉得假期无非就是买买买吃吃吃刷刷刷?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谁在操盘这场风暴?哪些招儿点燃了大众的消费激情?为啥大街小巷都high到飞起?这场盛宴到底谁是最大赢家?

怪不得朋友圈里有人吐槽:“本以为过个节只是套现口罩,结果一不留神变成剁手现场。”

可不管怎么看,这股消费洪流,哪怕你想静静宅家,也总有商圈活动把你拖下水。

但话说回来,数据向来不会骗人,分门别类一梳理,才发现这场“双节大戏”,处处有玄机。

刚才提到这个销售额8.01亿,其实是65家南通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一块儿拼出来的战绩。

一晃眼同比涨了差不多4.8%,在今年的大环境下,说一句“逆风起飞”不算夸张。

啥在支撑这股劲头?真不是靠刷脸或者喊口号,得看“场景”加“活动”双管齐下。

南通最近可谓下了大血本,各路金秋促消费活动花样百出,商圈也不玩套路,直接狠抓人气。

比如那个啥“与巷”慢闪街区,听着就新奇,据说还请了11家首店助阵,现场烟火秀、音乐会一把抓。

有点儿像魔都那些巨型打卡地,但通城人民玩出自己的味道——慢闪、音乐、购物、凑热闹,齐活。

玩偶巡游、舞蹈派对?别以为这只是给小孩看的哦,年轻人其实也很上头。

尤其那个“好‘柿’发生”生活节,名字起得好,谁不会被这种梗吸引过去呢。

结果各类特色活动一合体,流量自然齐刷刷冲进来。

你是不是觉得这种活动看似热闹,实际能拉动多少钱?还真别小瞧。

初步一统计,48家重点零售企业双节期间就收了7.74个亿,涨幅也是4.6%。

其中市区19家零售企业的人流量直接干到287万,销售额再看5.6亿,涨了7.4%和7.3%。

这个涨幅可不是靠画大饼,更不是假数据,是真金白银。

而奥特莱斯这个网红地标,客流量挤了12万人,销售额收获1600万。

你要说这规模比上海小点,好歹也是南通当家花旦了。

再掰开看,商圈消费依旧是一哥,哪里嗨哪里涨,无论是崇川南大街还是北大街、启东主城商业集聚区、海门主城商业集聚区,涨幅都让人忍不住竖大拇指。

崇川南大街一口气翻出46.1%,北大街也有26.3%,启东主城商业集聚区干出来25.1%,海门主城商业集聚区收获19.4%。

这数据,按道理真让那些苦于“无人打卡”的商场老板羡慕哭了。

话说回来,除了刷商场,车展家电这类大宗消费也在疯狂上分。

南通的汽车焕新促消费活动,补贴直接落地,市里批了875辆补贴申请,1.58亿又这么醉醺醺流进车行腔。

而那个四天国庆广电车展,销售新车1300多台,成交额大约1.7亿。

再看看各县市区,海安、如东、海门啥的,也没闲着,都有车展补贴。

整个假期,南通市汽车成交4462辆,总额干到6.38亿,说真的,这节奏怕是在给南通道路添堵的路上一路狂奔。

家电“以旧换新”活动也顺风顺水,市区文峰电器、苏宁电器销售额直接掏了5540万,同比还涨了6.8%。

看这数据,家里旧电视、旧冰箱全都换起新装备,真当优惠是“薅羊毛”,这波操盘老百姓没亏。

要说与人情相关的事,假期餐饮确实是硬通货。

无论是婚宴、家庭聚餐还是朋友小聚,假期的餐桌就是C位。

重点监测的17家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1.9%,其中纯餐饮营业额干到了14.6%,住宿营业额也涨了4.3%。

这些数字说明啥?咱南通人在外吃喝的热情,一点没见减退。

尤其本地酒楼、饭店,几乎天天排队,谁还敢说淡季不淡。

难怪有网友调侃:“饭店里吃到了回家的困意,家里找不到团圆的热闹。”

这句话真有点意思,繁华的经济背后,总得有人买单,有人叫好,不然这场盛宴也没人捧场。

南通双节消费火爆,商圈活动齐上阵,车展餐饮成绩亮眼-有驾

除了传统消费,还有个新热潮叫“苏超”。

10月7号那场南通队主场对阵淮安队的比赛,全市69个第二现场观赛点涌进13.29万人次。

这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有球有气氛,自然带动了住餐企业的营收。

重点监测企业营收达到643.8万,环比增长12.2%,同比去年增幅更到15.3%。

这就是典型的体育经济+餐饮产业链,大家一边围观一边消磨时光,钱就这么悄悄流进了南通的GDP。

谁说足球不能救市?这回倒成了南通消费的新引擎。

你要是这几天混过商圈饭店,估计已经被球迷那群人卷入其中,不管懂不懂球,总能跟着呐喊两嗓子,生活得有点烟火气才算完美。

南通双节消费火爆,商圈活动齐上阵,车展餐饮成绩亮眼-有驾

聊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南通的消费市场“不得了”?

可仔细一琢磨,这里面的门道远不止这些。

这场“双节促消费”的大戏,其实是多方合力的结果。

市商务局牵头,各区各街道一块儿上,商家、消费者、政府联手发力,优惠政策落地、补贴活动跟进、宣传造势硬核拉人气。

逛一圈下来,能不剁手才怪,就像网友说的:“你以为自己只是随便看看,其实别人早就算好了流程等你掏钱。”

没错,现代消费市场早已变成套路环环相扣。

但还是得夸一下南通的“操作”——够接地气,也花了心思。

比如慢闪街区和生活节,看似花哨,却直接提升了体验感和氛围感;车展补贴、家电换新,不仅推动了销售,还顺道升级了品质生活。

再加上球迷经济、假期餐饮,抬高了整座城市的生活温度。

这一圈分析下来,说一句“地方经济与人情世故并行不悖”不夸张。

不过,这种双节爆发的消费盛景背后,也有值得警惕的地方。

你也许会问:假期消费火爆,是不是说明大家钱袋都鼓了?

还是政府和商家配合得好,把消费潜力最大化?

如果没有政策补贴,没有花式活动,消费还能这么猛吗?

更深的问句也许该是:这种短期刺激能否持续,消费动能是不是会随假期一过而偃旗息鼓?

其实这类现象全国各地都有,大家趋于短平快的消费享受,但能不能成为常态、带动长期经济,值得再琢磨。

南通的这波操作,更多还是假期窗口期的集中爆发,把积蓄的人气和购买力一次释放。

换成平日,商圈或许又恢复成普通的买菜地,奥特莱斯又变成住着“自拍妖精”的空调房。

但也不能忽视,这一波消费刺激,为很多商业体和企业争取了喘息机会。

在经济下行压力依旧的环境下,南通的这轮节日促销成了提振信心的一针“强心剂”。

只不过,这一切给人带来的思考并没有停止。

消费市场的活力,到底靠啥长远维持?

商家能不能持续创新、活动不断花样,消费者能否找到更高质量的生活享受?

政府要不要继续精准发力,扶持真正提升民生和幸福感的方向?

又轮到咱这些普通人琢磨,自己到底在节日里收获了快乐,还是消费完一地鸡毛?

或许答案并不唯一,但至少南通这回给大家上了一课:

会玩儿的城市,真的能把生意做成生活,把消费变成人情,把数据变成烟火气。

下一个假期,会不会有更炸裂的人气和更有趣的活动?

会不会人流和资金双双超越这次刷新纪录?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南通的消费市场,已经不再单靠商品堆积数,而是真正在场景、体验、品质上下足了功夫。

你怎么看南通这波“双节经济”?

有没有参与这些活动?

感觉自己是被带节奏还是乐在其中?

你最看好的南通消费业态又是什么?留言扎扎,聊聊你的节日消费体验。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