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讲,有些日子,你看着这汽车圈的新闻,真能气到心梗。
就前两天,我半夜睡不着搁那儿刷手机,本来都快昏过去了,结果一张图,“Duang”一下,直接把我天灵盖给掀了。
一张凶得跟要吃人似的前脸,那日行灯,犀利得像两把手术刀,底下的大嘴配着明晃晃的镀铬条,整个一“不好惹”的架势。
我当时寻思,行啊,阿尔法·罗密欧又出啥幺蛾子了?
还是哪个欧洲小钢炮换代了?
手指头放大一瞅车标——K-I-A。
我人傻了,揉了揉眼睛,把屏幕亮度调到最高,没错,是起亚。
这玩意儿,是那个Stonic,就是国内那个可怜巴巴的奕跑?
这一下给我干懵了。
那感觉,就像你家楼下天天穿着花裤衩、趿拉着拖鞋买菜的大爷,突然有一天上了新闻,说他匿名发表的论文刚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反差,谁受得了?
我脑子里立马闪过国内那台奕跑的样子。
哎哟我的妈,那小车,永远一副人畜无害、甚至有点委屈巴巴的表情,你说它丑吧,也算不上,就是那种过目就忘,设计灵感可能来自一块被踩扁了的橡皮泥。
可你再看看人家海外这个新款起亚Stonic,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在叫嚣:“老子不好惹!”
这两货放一块,简直就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终极对决。
你以为光换张脸就完了?
当我看到内饰图的时候,我差点把手机扔了。
一整块悬浮式双联屏,科技感直接拉满,配上那个拼色方向盘……这套东西,你说它是从大哥K5上扒下来再稍微改改的,我绝对信。
再想想我们亲爱的起亚奕跑,那大片的硬塑料,那个仿佛上个世纪穿越过来的收音机式中控,瞬间就不香了。
起亚这操作,简直是把“看人下菜碟”这门艺术玩到了极致。
他们好像觉得,反正中国消费者好糊弄,给个能跑的壳子就得了呗。
至于设计、科技、驾驶乐趣?
那是海外“上等人”才配拥有的东西。
这事儿真不能细想,一想就来气。
想当年,韩系车在国内是什么地位?
彼得·希瑞尔老爷子操刀的“虎啸式”前脸,让K5、索纳塔成了多少年轻人的白月光。
那会儿的起亚,是时尚和设计的代名词,谁敢说它土?
可后来呢?
自主品牌一发力,德系日系一降价,韩系车彻底找不着北了。
品牌拼不过,性价比打不过,高不成低不就,只能靠着“减配再减配”的骚操作苟延残喘,活生生把自己从一个帅气欧巴,熬成了一个油腻大叔。
说回这台新款Stonic。
人家不光是做了个“医美”,连心脏都换了。
海外版塞进去一颗1.0T发动机,甚至还丧心病狂地搞了个48V轻混系统,最大马力直接干到115匹,配的还是7速双离合。
咱国内的奕跑呢?
守着那台古董级的1.4L自吸发动机,100匹马力,你一脚油门下去,它得先愣个神,再慢悠悠地给你反馈。
这不是动力够不够用的问题,这是赤裸裸地喂给你昨天的剩饭,人家自己在那边吃着牛排。
更别提配置了。
人家有最新的ADAS智能驾驶辅助,什么主动刹车、车道保持一应俱全。
咱们呢?
对不起,倒车影像都算高配了。
起亚似乎忘了,时代变了,大哥。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十年前那批人了。
你拿这种东西来糊弄,人家扭头就去隔壁提了比亚迪海豚或者吉利缤越,哪个不比你这“古董车”香?
所以,这台“好看太多”的新款Stonic,就像一个幽灵,一个本该属于我们的美好泡影。
它证明了起亚不是没有能力,只是单纯地不想给我们。
那么问题来了,起亚,你到底还想不想在中国市场玩下去了?
是继续揣着明白装糊涂,用这些“特供垃圾”消磨掉最后一点品牌信誉?
还是拿出点诚意,把这款真正的小型SUV原汁原味地引进来,哪怕你还叫它“奕跑”,我们都认了。
各位老铁,你们说呢?
要是这车真就长这样、这配置,原封不动地在国内卖,你们会考虑给它一个机会吗?
评论区聊聊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