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又开始放大招了,看看最近的新闻,星瑞和星越L都在紧锣密鼓准备新款。估算一下一股热浪,要搞个大动作,预售时间定在9月9号,这阵势我觉得不只是换个新车颜色那么简单。
我其中一个销售朋友跟我抱怨:好家伙,这次宣传压得特别猛,要不都得赶着年前把车推完了。一听我就知道,亮点一定不少。
先说一下这次的大改动:走进展厅,最明显的还是外观变化,尤其是前脸。中网改成了大面积的直瀑格栅,像条龙须,细节上还加入了点立体光影效果。对比老款,更像一只准备冲刺的猎豹。而那溜背轮廓和红色卡钳,保持得还挺保守——毕竟,经典元素不能轻易抛弃,否则粉丝们会抗议。你要问我,改得到底好不好看,我觉得走个年轻、运动路线,视觉冲击还是拉满。
说到更别扭的问题——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平时跟技术团队聊天,他们讲的直瀑格栅其实是把很多技术都浓缩成一个戏剧化的外形,比如散热、空气动力。这个空气巧思,其实挺像我们用的抽油烟机,把油烟排得远远的。
动力上,这次两款车都换了新发动机,型号我不算清楚,但记得有个2.0T字样,最大功率冲到200千瓦(估算,样本少)。比老款提升了不少:老的1.5T才133千瓦,2.0T也就自称油门好推,而现在一推就上去。我的感觉:推背感强多了,转速一升高,肾上腺素也跟着升。心里又腾起疑问:速度快了,安全呢?。
买车最怕的就是个性化选装。吉利这次给的菜单丰富得吓人。星瑞可以个性定制雷达、外后视镜壳、天线、轮毂等等,想把车变成独一无二的时尚icon。我对这个个性倒没啥抵触,毕竟自己开车,也不愿别人跟我撞款。
对比两车的尺寸:星瑞是482518691469mm,轴距2800mm;星越L则是479518951689mm,轴距2845mm。你瞧,这个头更大就更适合家庭用或者需要拉货的场合。你们家里,孩子多吗?长辈多?还是说,就是自己开着划拉划拉?这就得细想了。
我记得一个修理工(说了不能透露身份)曾抱怨:车大了操作空间宽松,但也不好找停车位。尺寸这东西,还得看实际需求。比如说我,一个朋友在市区里开着星瑞,不算特别烦,但如果让我骑在那些越界坡坡的大SUV里,倒真是心里打个问号:快多了,但停车咋办?
讲到智能配置,我还真体验过Flyme Auto,那界面很漂亮,也挺流畅的(这段先按下不表)。新升级的车载语音,挺能听懂我说,比如我说帮我导航去公司,它就能反应出来。问:它会不会背后偷听我?我倒不太担心,毕竟都在车里,信任也要看感觉。
我心里琢磨:预计油耗,估计每百公里能到8L(我这算是体感,数据还得验证)。反正,不算特别省,但也不算油老虎。可惜没细算保值率,但以现在市场趋势看,7成左右可能还算合理。
你们觉得在高速上飙车,225公里/小时(星越L最高速),是不是太刺激了?我自己其实有点怕,毕竟天太黑或者遇到突然变道,事故就尴尬了。安全第一嘛。你们会不会觉得,开快了其实更冒险?我一朋友说,速度快只是一时爽,回来还得埋单。
这次的亮点,就是智能配置和外观的大胆升级。项目上,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用料是不是刮刮卡的?比如说安全气囊、刹车辅助等,是否够用?毕竟,我认识个修理工,他说很多故障其实都可以预防,但要看用料。
说到安全配置之一:车身稳定系统。这个东西我观察到,像是开车时车摇晃,但它能帮你稳住,就像你踩刹车时有个后台督军在帮忙调整。你们觉得,那些高科技是真的还原驾驶本能,还是逐渐变得惯的辅助?
对了,买车要考虑的事太多。有次我一朋友说:车价成天变,偏偏买个东西还得预算控得死死的。所以,买车之前,要不要列个优先级清单?比如:安全优先,还是动力,有没有必要追求天花板?你们会不会像我一样,有时候脑袋里会突兀跳出我到底能用得上这速度吗?这问题。
而我自己,还在想——随着科技升一级,未来的车会不会变成驾驶室里的智能战场?我猜,可能不只是自动驾驶那么简单,还可能会帮你规划每条路。估计还要再补充,智能越多,需要的维护是不是也会更复杂?比如说,软件升级、硬件更换,岂不是又多了一层后顾之忧。
(这段我突然卡壳了)但想到这里,还是觉得:车啊,既是交通工具,也是我们的日常伴侣。它每天点亮那个车灯,就像唤醒心中的出发欲望。每次踩下油门,心跳都会快几拍。
你们说,买车时最在意的点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它能带你去的地方,还是坐在里头的那份安全感?还是……车里那个熟悉的空调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