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市,真是卷得让人头皮发麻。你打开手机,随便刷刷,哪款车不是“直降3万”“限时补贴”“跌破底价”?感觉不降个几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卖车的。可就在这片“跌冒烟了”的哀嚎声中,全新问界M7来了,不仅没跟风降价,还悄悄涨了一波价。你说气人不气人?老车主估计都快气的蹦起来了。但话说回来,涨价就一定是“飘了”吗?还是说,它真有这个底气?
我特意去店里蹲了两天,试驾、聊天、看配置,甚至跟几个刚提车的车主唠了会儿嗑。今天咱不吹不黑,就聊聊这台“逆势涨价”的全新问界M7,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先说外观,第一眼你可能会觉得:“嗯?这不还是那个M7吗?”确实,整体轮廓没大变,但细节上,全新M7的支棱起来了。前脸换上了更犀利的星环散射体,配上全新设计的“鲲鹏展翼”LED大灯,晚上点亮那叫一个“出片利器”。朋友说,他朋友拍照发朋友圈,点赞直接破百。侧面线条更流畅了,风阻系数也优化到了0.298Cd,这在中大型SUV里,算是顶呱呱的水平了。低风阻不只是省电,开起来也更稳、更安静。至于车尾,贯穿式尾灯加了个小尾翼,运动感一下就上来了。整体看下来,它不像某些“车界网红”那样靠夸张设计吸睛,而是走的高级耐看路线,走路摇头晃脑那种排面。
坐进车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哪是SUV,简直是移动客厅。全新M7的轴距还是3米,二排零重力座椅升级了,加热、通风、按摩全配齐,腿托拉长了,靠背角度也更贴合人体。我身高1米8,二排跷个二郎腿轻轻松松。关键是,这车的舒适性配置,真的让人上头。座椅材质摸着细腻,NVH控制也下功夫了,高速120码,车内对话完全不用扯着嗓子。后备箱常规容积686L,放倒二三排直接变“床车”,露营过夜都不用搭帐篷。这空间和舒适度,同级别里,你得加钱才能买到。
动力方面,全新M7还是增程式路线,1.5T增程器+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330kW,百公里加速5.9秒。什么概念?比很多3.0T的燃油SUV还猛。日常开,动力随叫随到,超个车轻轻松松。最关键的是,它没“油老虎”的毛病,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能干到1300公里,纯电续航也有240公里。城市通勤用电,成本低得离谱;长途出行有油,毫无焦虑。这三电技术,确实有点东西。底盘用的是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加上全铝合金副车架,过弯支撑性不错,滤震也干脆,不松散。虽然算不上“驾驶玩具”,但开起来那种稳重感,让你觉得这车心里有数。
智能化,那可是问界的看家本领。全新M7搭载了最新的鸿蒙座舱4.0,车机反应快得飞起,应用生态丰富,手机一碰就能连接,导航、音乐、电话无缝流转。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小艺”语音助手,识别率高,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动动嘴就能搞定一切。L2级辅助驾驶也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这些都不在话下。高速上开启智驾,车子自己跟车、变道,驾驶员负担小多了。朋友说,他开长途,智驾帮他扛了80%的活儿,省心省力。这智能化水平,在同级里,妥妥的第一梯队。
说到同级,咱们也拉两台出来遛遛。一个是理想L7,同样是增程中大型SUV,销量王。L7的优势是品牌认知度高,用户口碑好,内饰氛围灯玩得花,冰箱彩电大沙发配置拉满。但它价格也高,入门款比M7贵不少,而且智驾依赖第三方方案,不如鸿蒙生态那么丝滑。另一个是特斯拉Model Y,纯电标杆,操控和性能没得说,百公里加速快到飞起。可你要说舒适性?后排坐久了腰酸背痛,内饰简陋得像毛坯房,空间也没M7宽敞。关键是,Model Y这价格,最近是“跌冒烟了”,但保值率也跟着“天塌了”。相比之下,全新M7在空间、舒适、智能化、续航上,几乎做到了“没有短板”。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都在降价,它却涨价,还值得买吗?我觉得,关键看它涨的是不是“真价值”。全新M7这次升级,不是简单加点配置就涨价,而是从舒适、智能、续航、操控多个维度都做了实打实的提升。尤其是鸿蒙生态的深度整合,别人真抄不来。你买它,买的不只是一台车,更是一套“人-车-家”无缝连接的智慧出行方案。
当然,涨价肯定会让一部分人劝退,尤其是对价格敏感的朋友。但如果你追求的是长期用车的省心、舒适和科技感,那全新M7这份“逆势上涨”的底气,还真不是装出来的。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