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双车亮相慕尼黑,长安加码欧洲布局,新能源成底气

一直以来,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历程像一场跌宕起伏的长跑。曾几何时,中国汽车在欧洲不过是个不被正眼相看的小角色,登场方式相当卑微:低价、技术平平、还带着几分土气。然而,这一切都在悄然改变——尤其是新一代中国汽车势力出场的时候,场上的气氛变了。

深蓝双车亮相慕尼黑,长安加码欧洲布局,新能源成底气-有驾

今年9月,深蓝汽车将在慕尼黑车展上拿出看家本领,把旗下的S05与S07两款全球战略车型带到欧洲观众面前。其中S05是首次登陆欧洲市场,S07则顺势公布售价,这可不是蜻蜓点水的小打小闹,而是真刀实枪、直面竞争的“入场券”。从3月的品牌发布到7月S07在挪威的小试牛刀,再到这次双车齐发,深蓝这副“骑马疾走、步步攻城”的架势,谁敢说中国品牌还只是雇佣兵?

长安汽车作为深蓝的母公司,更是铺开了完整的全球化棋局。今年3月,长安带着深蓝和阿维塔等一众品牌在德国搞了场大动作,欧罗巴的车市陡然热闹起来。九款车型齐刷刷亮相,长安动作之大,让老牌欧洲厂商不再从容。欧洲市场的门槛高、门神多,可长安不啃老本,直接用“产品+品牌”双重利器杀进来。按照长安的计划,深蓝S07是头炮,未来三年还要炸出八款新车,阿维塔则将在9月7日慕尼黑全球首发一款全新概念车,并设展台。这种攻势,不像是来试水,更像是要在欧洲掀起“汽车地震”。

深蓝双车亮相慕尼黑,长安加码欧洲布局,新能源成底气-有驾

此次进军,这家中国车企显然不愿只做“出口国”,而是要在欧洲扎根。长安野心昭然若揭:产品要本地化、研发要本地化、制造要本地化,还准备建设超1000家销售服务网点,招募1000多名本地员工。不是卖车那么简单,而是要像种庄稼一样,把根扎在欧洲地里。按照长安规划,2025年底前业务覆盖至少10个欧洲区域市场,到2028年覆盖整个欧洲。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欧洲车市恐怕再难一池春水。难怪有人说,中国车企已经坐上了进化的“高铁”,别人还在等慢车。

深蓝双车亮相慕尼黑,长安加码欧洲布局,新能源成底气-有驾

对于全球化布局,长安的底气源自哪里?首先是新能源浪潮。欧洲市场正急需新能源车,老牌厂家忙着转型,深蓝S05与S07这种新锐车型正好切合欧洲市场需求。通过新能源牌,反而把“后来者”转变成“领跑者”的潜力。其次,是健壮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中国车企养成了打一枪换一炮的习惯,产品换代比欧洲厂商快得多。一辆车从立项到上市,有时用不了两年。别人还在开会研究,深蓝已经开卖了。

更有意思的是,长安并不怯于在全球舞台上喊自己的目标。2025年,要在全球卖出3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00万辆,2030年销售规模达500万辆。在全球逆全球化浪潮下,竟然要在欧洲兴风作浪,不禁让人莞尔。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反讽?以前中国汽车出海,是为了“活下去”;现在的出海,是要和别人“抢饭碗”。

深蓝与长安的这波操作,也许正重塑中国汽车在世界车坛的地位。以前出省要找关系、出国靠拼价格,今天的中国品牌却堂堂正正走进慕尼黑展厅。这不是自信,是实力。以前大家以为中国车就会低价模仿,如今深蓝用技术和设计让欧洲人眼镜碎了一地。手握创新,把新能源红利吃成自己的家常便饭,这才是国际化的底气。

深蓝双车亮相慕尼黑,长安加码欧洲布局,新能源成底气-有驾

当然,这场全球征战还是个漫长的游戏。欧洲市场向来不缺强敌,法兰西的自恋、德意志的严谨、意大利的浪漫,哪个不是百年积淀?但中国品牌如今已不再只是模仿者。深蓝S05和S07登陆欧洲,不只是产品输出,而是一种文化阐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写到这里,不得不承认,以前中国车企仿佛是带着辞职信出征的临时工,如今却活脱脱成了来欧洲“竞选总经理”的正式员工。

深蓝双车亮相慕尼黑,长安加码欧洲布局,新能源成底气-有驾

如今,深蓝的肩膀上已不只是一个车企的梦想,而是整个中国制造的自信——要做就做最好,不再满足于“在别人市场卖几辆车”,而是搏一个属于未来的名字。至于他们能在欧洲卷起多大的浪花,让我们拭目以待。也许不用太久,慕尼黑的秋风里,就会多出一丝来自东方的汽油香。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