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M9主打AI,全域智能体验,价格下探20万内

一提到买车,现在很多人思考的已经不只是价格了。你有没有发现,前几年电视广告上,SUV拼的无非就是“冰箱、彩电、大沙发”,就恨不得把家用豪华公寓都装进车里。可问题来了,咱买的是车,不是沙发床。到了银河M9这一步,吉利确实换了个玩法,——不仅靠“物理配置”充场面,更主打AI,开始卷上了新维度。

那问题来了,AI跟汽车结合究竟是什么玩意?这真不是指简单多出来几个语音助手,也不是说给中控加个大电视,抬头显示做花哨点。到底谁需要AI,AI给谁带来什么?如果说以往买车看重的是空间、动力、性价比,现在,AI搞进来,试图让你烦恼更少、体验更好,那才是核心。

我想大家都清楚,智能手机这么多年,就是靠智能化颠覆了功能机。汽车同理。以前讲操控、排量、三大件,再到进气格栅、内饰用料,车型这几年其实快“内卷”到极致了。眼看着一个市场打价格战——今天你补贴,明天他打折,车企都快搅成一锅粥。那有什么路能跳出来?其实就是看谁能真正用技术塑造体验差距。

吉利银河M9为啥这次引得风头,就是在这条路上先行了半步。别的车还在跟你拼座椅能不能躺平、冷暖冰箱能不能装两箱啤酒,他家已经开始聊“全域AI”,聊AI底盘、AI座舱、AI动力甚至AI声场体验。你细品品,这其实背后有个挺深的潜台词:让冰箱、彩电、大沙发理所当然,让“智能氛围”变成入门门槛,再往上挪一个档位。

但AI真的啥都能干嘛?AI在车里到底能发挥多大价值?答案是看用AI解放多少人的精力和情绪。最直观的,像座舱智能助手,过去只能听指令,现在可以主动帮你想、帮你记、甚至揣摩你的心情。比如你晕车,AI能自适应调节空调、空气质量,还能用更柔和的语音跟你交流。你急着找地停车、不知道车内娱乐怎么连,甭管复杂操作,全都一句话办妥。有人吐槽说这些功能是“噱头”,但等你真高强度开车的时候才知道,车载AI能多大程度让你从繁琐中脱身。

其实,这套银河M9的底盘和动力AI,是最扎实的技术。不要小瞧了簧啊、杆啊、底盘那点事。过去这些配件说穿了,就是靠工程师手感调校,再多就是机械、电控的升级。可当AI算法介入,它能根据你不同路况、驾驶习惯,甚至你“今天心情好不好”,实时调整阻尼,调节四角高度,不像死板程序那样一刀切。这不是吹牛,咱们开过不少低端智能驾驶车,说智能也就比“不智能”多点声音。可要是AI迭代起来,真能让五米二的大SUV开出“小钢炮”的味道。刹车短、弯道稳、掉头灵活,这几个场景体验,一用上就回不去了。

能不能用AI把行车安全再抬升一个档?以往我们怕高速爆胎、注意疲劳驾驶,盲区“鬼探头”。这次吉利把车辆动态控制插进AI闭环,爆胎自动稳控,城市NOA都能无图自动驾驶。你以为这些都是智驾玩家那套高不可攀的功能,可现在都被卷进20万以内的车型,你说科技有没有实用价值?

有的人会疑惑,车企“AI”是不是噱头,未来到底路在何方?

我倒觉得,有点像手机刚普及智能语音助手那会,没人觉得当下有多颠覆,但只要底座扎实,慢慢地习惯养起来,这就是用户粘性最强的地方。更别说现在吉利连座舱娱乐系统都玩到30英寸6K天际屏、AR-HUD、12.66英寸仪表、32英寸二排娱乐屏,再加上27扬声器,2300瓦功放。这意思很明白,把原来只能豪华品牌才能“全副武装”的体验,砍到20万以内,天花板直接拉低,对于预算有限又不将就体验的家庭来说,这是诚意的最大体现。

但话又说回来,就像全场景AI智能那么好,价格受不受影响?有些人现在一听见智能化,全是高昂费用、维护不便、后期升级费心、出故障难报修之类的担心。其实说到底,这还是对技术普及成本的不信任。之前特斯拉也是这样,动不动动辄五六十万,但现在呢?你看银河M9的售价区间,17万-24万,相当于B级燃油车的价位。不说卷死谁,起码是真正把AI拉进老百姓的购车清单。这种打法,我估计别的品牌想不焦虑都难。

再往深点聊,未来买车到底看啥?性能和价格已经不是唯一标准。毕竟所有品牌都能做“性价比”,但有没有技术壁垒和品牌积累,真不是空喊“国产良心”就完事了。AI上车,不止是让你有新鲜感,更多是把一家车厂的全套能力,复杂度转成用户体验的简单、可信、可靠——这才是产品力和品牌的差距。

你看吉利那套安全体系,高强度车身、CFC军工级复材、九气囊,加上魔鬼电池包测试、国家级安全标准全拉满。如果我是消费者,什么彩电、大沙发能保证我不在路上受罪吗?还不是安全感最值钱。其实车厂琢磨了一圈,好像最经得住考验的,还是安全底线和智能体验。所以现在炒AI,表面是装点门面,实则底层“后发优势”才是判断车企的硬气根本。

有的人还觉得这东西可用可不用,“我会开车,不在乎嘛”。但我见多太多人都是“用着用着就离不开”。自动泊车、无图城市NOA、语音助手这些,一旦能达到“说到就办到”,其实让车变成了另一个伴侣、一个会思考的搭子。你可以写出自动路线、调整娱乐氛围、甚至直接语音订餐。你说以后这就是谁家科技厉害、谁家产品体验牛、谁家能一步步建立“信任链”,这依然是个门槛。

吉利银河M9主打AI,全域智能体验,价格下探20万内-有驾
吉利银河M9主打AI,全域智能体验,价格下探20万内-有驾
吉利银河M9主打AI,全域智能体验,价格下探20万内-有驾
吉利银河M9主打AI,全域智能体验,价格下探20万内-有驾
吉利银河M9主打AI,全域智能体验,价格下探20万内-有驾
吉利银河M9主打AI,全域智能体验,价格下探20万内-有驾
吉利银河M9主打AI,全域智能体验,价格下探20万内-有驾
吉利银河M9主打AI,全域智能体验,价格下探20万内-有驾
吉利银河M9主打AI,全域智能体验,价格下探20万内-有驾
吉利银河M9主打AI,全域智能体验,价格下探20万内-有驾

回头看,这一步AI汽车普及,不比当年手机换智能系统水到渠成,更要看谁能持续升级、供给不断。你AI底座不给力,一个大故障、一次体验崩溃,用户立马就能跑。吉利银河这次下了本钱,就是敢玩、敢闹、敢自我革新。等大家都逐渐用上AI智能车,才发现“冰箱彩电大沙发”其实只是基础盘,“价值”才是买车应看的终极理由。

想想看,这么多年咱在买车这事上,越来越讲究“人车互动”的真实体验。坐上M9,发现它把科技下放,把豪华拉低门槛,把安全抬到极致,把智能做到傻瓜可用。这些看起来的新鲜玩意将来可就都是入门标配。“价格看点、价值卖点”,这不只是广告词,更是汽车摆脱“买硬件”的开端,让人重新定义一台车的意义:能高效帮你分担焦虑,带你安全、体面地抵达,也能让你的每一次旅程都不负期待——这才是AI新汽车的底气。你说呢,未来要买怎样的车,是不是都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