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朋友花一万一千块提了辆新踏板,回来跟我炫耀,我差点没把嘴里的水喷出来。都什么时候了,还买一辆125cc的车?
几年前你要是说买个豪爵AFR或者铃木UY,花一万出头,没人会觉得奇怪。那时候,这些车就是市场里的硬通货,皮实耐用,经销商那边爱理不理的,优惠?不存在的。可现在你要是还揣着这个预算去看车,那感觉就太微妙了。
销售跟你介绍铃木UY的时候,估计都得避开ABS这个话题,因为它那个所谓的高配连个前轮ABS都抠抠搜搜。你再看看隔壁,一万二到一万五的价位,天鹰TX150这种150cc的车,水冷发动机加ABS,配置单拉出来能让你眼花。动力和安全,哪样不是直接把同价位的125按在地上摩擦?
这种感觉就像,你还守着过去的旧观念,觉得合资品牌就是品质的保证,可人家国产厂商早就换了赛道,不跟你玩品牌溢价那套虚的了。无极SR250GT、赛科龙RT2这些250cc的车,价格都已经下探到两万内,动力和配置,那更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当然,老牌子也不会坐以待毙。豪爵给AFR装了个前ABS,算是挣扎了一下,但价格还是摆在那儿,一万出头,不上不下。你加个几千块,就能摸到150的世界,这笔账,谁不会算?
真正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的,还得是国产厂商自己。钱江鸿125愣是在同级里塞了个ABS进去,直接对着豪爵和铃木的脸就来了。意思很明确:别端着了,时代变了。消费者想看到的,是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而不是为了一些所谓的品牌光环去买那些过时的技术。
所以说,现在踏板车市场这趟水,早就被国产厂商搅浑了。没有它们在后面拼命地卷价格、卷配置,那些合资125恐怕现在还在舒舒服服地卖着高价。可市场就是这么现实,当性价比的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所谓的品牌忠诚度就不堪一击了。
现在你花八千块以上去买一辆125踏板,真不如再添点钱,直接升级到150,甚至咬咬牙上个250。毕竟,通勤路上,更强的动力和更全面的安全配置,才是实实在在的。
你觉得现在一万多的125踏板,还有谁会买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