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这种销量榜单,我都感觉像是在围观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你以为他们在造车,其实他们在渡劫。你以为他们在比销量,其实他们在比谁先把自己卷死。这个九月第三周的榜单,更是典中典,堪称一场盛大的“道诡异仙”现场直播。
榜首那个宏光MINIEV,卖了12399辆,连续三周破万。这玩意儿是什么?它不是车,它是当代城市青年最后的倔强,是物理意义上的“任意门”。你跟它谈智能座舱?它跟你谈能不能进电梯。你跟它谈自动驾驶?它直接用一个3万多的价格告诉你,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是人肉驾驶,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它证明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在绝对的刚需面前,所有花里胡哨的技术,都是放屁。它不是在卖车,它是在给这个浮夸的时代一记响亮的耳光。啪!就问你疼不疼?
然后我们看特斯拉,这个“特门”教派,终于缓过来了。Model Y重回万辆,Model 3也卖了6000多。这就很有意思了。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什么性价比,聊什么竞品,他只会用一种看异教徒的眼神看着你。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种信仰,是科技圈的奔驰。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特斯拉的“前信徒”,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开特斯拉的时候,你感觉自己不是在开车,你是在参与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至于这个实验最后是飞升还是炸成烟花,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感。这是一种玄学,不讲道理,但它就是能卖。能过,就是能过。
真正的暴风眼,是小米。不装了,摊牌了。当雷军老师把YU7和SU7两把刀子都捅进前十的时候,整个行业听到的不是掌声,是绞肉机启动的声音。别人还在研究怎么切蛋糕,雷军直接把厨房给点了。小米YU7,卖25万多,溜背,快充,最骚的是还在什么质量评测里拿了第一。销量口碑双丰收?错了,这叫掀桌子。这不叫造车,这叫修仙,渡劫的不是自己,是同行。什么叫闪电战?这就是闪电战。雷电法王杨永信看了都要递根华子,说一句“兄弟,还是你懂电”。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造车比喻成修仙,可能对修仙有点不尊重,毕竟修仙还要讲究个道法自然,这帮人只讲究道法自然没。
与小米的“一把子整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的霸主,“迪宝楼”的落寞。比亚迪怎么了?元PLUS、海狮05EV无缘前15,秦系列更是跌出前20。官方说法是“战略调整”、“优化库存”。翻译过来就是:不装了,打不过,先避避风头。以前的比亚迪,是把所有对手按在地上摩擦,现在的比亚迪,更像是那个被摩擦的地板。这不是技术问题,是心态问题。当所有人都开始发疯的时候,你一个正常人就显得格格不入。讲真,现在的车圈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你还在想着怎么文质彬彬地吃席,人家已经把桌子掀了,锅都给你端走,连桌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这简直是疯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些在榜单中后段挣扎的“小卡拉米”。小鹏M03,深蓝S05,极狐T1,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像是网文小说里主角的备用功法,虽然不致命,但偶尔也能恶心一下对手。最惨的是问界M8纯电版,销量不足千辆,排49名。这就很尴尬了,华为的光环再亮,也架不住产品自己拉胯。这说明什么?说明消费者已经不是傻子了,你讲的故事再好听,最后还是要看东西行不行。你以为你顶着“遥遥领先”的金钟罩铁布衫就能为所欲为?市场会告诉你,铁布衫也防不住价格战的穿甲弹。
说真的,我最近看牙医,那个钻头嗡嗡响,感觉跟现在车企老板们开会时的脑子一模一样,全是噪音,没一句人话。他们讨论的不是用户,是对手,是怎么把对手弄死。
所以,这个榜单告诉我们什么?它告诉我们,纯电市场的战争已经从巷战升级成了核冬天。不存在什么体面,不存在什么蓝海,只有无尽的内卷和突然的死亡。你以为宏光MINIEV这种“老头乐Pro Max”的胜利是偶然?不,这是必然。当一群高材生在研究怎么用火箭炮打蚊子的时候,那个直接掏出电蚊拍的人,就是唯一的赢家。所以小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雷总把手机圈那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玩法,原封不动地搬到了汽车圈。对,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不接受反驳。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