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终身质保遇取消,高先生用车多被认定违规,承诺标准模糊

花六十万买辆电车,图的就是“终身质保”这四个字,想着买车一次,就能后顾无忧。可如今,蔚来突然给你来一记“回马枪”:你用车太狠,承诺作废,质保、换电全都没了。不是段子,这是实打实发生在蔚来车主高先生身上的事。一年跑了十七万公里,收获的不是嘉奖,而是一条冷冰冰短信:你的“终身质保、终身免费换电”权益被取消。车没坏,人先心凉。

高先生不是网约车司机,也不是拉货“老司机”。他老板身份,出差奔波频繁,自己开,家里人也用,算不上什么反常操作。谁买蔚来不是冲着那句“终身质保、终身免费换电”去的?要没这服务,他为啥不买别家?可如今,这承诺变得比股票还灵活多变。

蔚来终身质保遇取消,高先生用车多被认定违规,承诺标准模糊-有驾

“你用得多了,违反正常使用场景。”蔚来说辞淡定。可何为“正常”?谁定的标准?蔚来搬出所谓行业惯例,说车主年均公里数应该在1—2万,高先生十七万,离谱!听着像段子,实际上满满的霸王条款味儿。私人车就不能多跑点?中国谁规定用车非得以“龟速”行驶不可?更别提当初的宣传,差点把免费换电说成能包你余生畅行无忧。现在却拉低门槛,说“跑得多”就只能自认倒霉。这跟“终身饭票只限小食量顾客”有啥区别?

关键在于,买车时服务承诺写得明明白白,等真遇到极端用车时,厂家开始“中途加塞”,条件模糊,定义不清,还要你“证明自己无罪”。高先生说得好:“你说我违规,总得端正条规和证据吧?不能你觉得我用多了,就单方面把我请出局。”蔚来客服回应一如既往——“我们会记录”。值六十万的承诺,就换来这八个字,听着都尴尬。

蔚来认为,承诺本就该“有条件”,可这些条件,买时说了吗?还是说打广告时只顾唱高调,没人提副作用?说到底,所谓的“服务优先”、“终身承诺”,只是吸引客户时的利器,真面临压力,马上掉头。更别提电动车主们本就担风险、踩新技术线,如今权益再缩水,想想都堵心。

蔚来终身质保遇取消,高先生用车多被认定违规,承诺标准模糊-有驾

一件小事,却反射出整个新能源行业的症结:吹牛容易,兑现难。一边高喊“终身”、“免费”,一边后台偷偷计数,用户用了才发现“服务窗口早就关了”。和运营商当年送流量如出一辙,真用起来就降速、就限额,套路深得无底。

现在蔚来的做法,是把本该长期信用当“临时促销”,用户千挑万选,结果买来一锅“冷饭”。信任这种东西,广告写一万遍都不顶用,要靠真金白银支撑。你敢说“终身”,当初就该有把握用户用得多——不然呢,大家买车谁不是图用?你怕用得多就破产,那最初为什么敢承诺?终身质保该是真金承诺,不该是“限量供应”。

如果企业说“你不讲道理”,其实只是怕你较真。他们舍不得承认,自己订的规则经不起推敲。这种策略下,蔚来不是在解决用户问题,而是在制造信任危机。长此以往,下一个“高先生”不是偶然,是必然。谁都不想“跑多了”成罪名,谁都需要清楚的规则和讲得出口的理由。

蔚来终身质保遇取消,高先生用车多被认定违规,承诺标准模糊-有驾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别高高在上当上帝,别等舆论爆炸才写声明“我们重视您的体验”。真重视,就亮亮底线,白纸黑字什么是违规,拿出铁证据服人。你不说清楚,别怪用户策马奔腾时心里没底:我下单买的,到底是车,还是一场说没就没的梦?

信任就像换电池,换来换去都不新鲜,剩下的只有伤感。世界上最怕的不是“终身承诺”掏空了企业,而是一次坏账,割光所有口碑。别让“终身质保”最后成了段子,这才是对市场和用户的最大承诺。

蔚来终身质保遇取消,高先生用车多被认定违规,承诺标准模糊-有驾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