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上市7天紧急改款,老车主群里炸锅了
今年夏天,南方雨水一场接一场,我在小区楼下修车棚边听邻居李叔念叨,说他侄子前脚刚订了理想i8,后脚这车就变脸。7月29号那晚,这台新出的纯电SUV还挺热闹,一口气整出三个版本:Pro、Max、Ultra。可才过了一周多点,理想汽车突然把这仨全砍成一个“标准版”,价格也重新定到33.98万。
说实话,小区微信群都有人开玩笑,“买得早不如买得巧”。不少人本来纠结选哪个配置,现在直接省事——统一按原来Max的配置给,还白送个1万元的铂金音响。至于后排娱乐屏,要的话加钱选装。这波操作最开心的可能是原本盯着Ultra版的人,本来要36.98万,现在只花34.98万就能拿下全部高配功能。不过像我朋友小刘,他订的是Pro版,这会儿倒有点郁闷——可以退,也能补差价升级,但多少心里不是滋味。
其实这次调整也不是空穴来风。我表哥去年刚提L8,对比下来发现i8和L8在分高低配时套路一样,都靠冰箱和彩电(就是大屏幕)做文章。但今年纯电六座SUV扎堆,各家都卷狠了,有些厂商连二排腿托、通风加热都标配上了。有位维修师傅跟我唠嗑,说现在用户挑剔,不是单看冰箱彩电这些花活,更关心底盘是不是空气悬架、电池续航咋样,还有辅助驾驶到底灵不灵。
那段时间网上还闹出对撞事件,说什么i8跟乘龙卡车碰一起,引起一阵讨论。有人私信问我真相,其实身边没人真见过现场,不过感觉也是雪上加霜。本地4S店销售顺嘴说:“咱们厂家态度软多啦,就是怕再丢面子。”据说上市当晚官网后台投诉量飙升,公司内部连夜开会才拍板合并车型方案。
港股走势也挺有意思,那几天像坐滑梯似的,从119块跌到99块多,一下午还能涨回去一点,到收盘又落下来。据财经圈朋友八卦,今年6月和7月交付量分别三万六和三万零七百辆,比去年同期掉头明显。他们分析主要还是市场竞争太激烈,以前“冰箱彩电大沙发”只有理想独门,如今各路平替杀进来了,比如零跑C16直接打半价牌,还有魏牌蓝山被戏称“小号L8”。
养护群里还有个插曲。一哥们换2024款L7 Ultra的时候,就犹豫要不要等25款新技术。他研究透宁德时代那个400公里纯电续航的新混动包,还特意跑去试驾25款智能焕新版。“讲真,新旧两代体验没啥质变,”他说,“除了激光雷达更智能点,大部分用起来还是老样子。”最后因为24款优惠大,他干脆抄底买现货,不等新功能上线。“反正城市通勤为主,又不是天天高速狂奔。”
顺便提一句,有人以为升级就是全线换新增程器,其实根本没有,只是在芯片、电池容量上微调了一下而已。这种细节外行很难分辨,但老司机或者经常关注新能源圈子的都会聊起来。今年5-7月销量数据一下滑,让不少销售直呼压力山大。有业内专家提醒,现在消费者第一眼看价格,再看配置,然后才考虑品牌形象。所以很多家庭用户图省心、省钱,干脆转投性价比更高的新品牌去了。
另外一个冷知识,是关于理想AI战略。今年年初公司管理层洗牌之后,总裁马东辉专管智能化业务,而李总则重兵押注AI研发。他公开喊话以后造车核心就是AI,把语音助手“理想同学”升级成生活助理,还搞出来VLA司机模型,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让车辆自动执行各种动作。朋友圈有工程师调侃:“再牛的大模型,也顶不上限速抓拍识别准。”不过大家普遍认同辅助驾驶迟早会成熟,只是短期内离真正无人驾驶还有距离罢了。
年底前听说还要推定位更低的i6,据工信部名录已经露面。不少二手商开始囤积老款L系列,他们赌明年新能源市场继续洗牌,到时候库存清仓或许还能捡漏。我身边亲戚甚至考虑把自家24年的L9卖掉换台MEGA MPV,因为最近市区油耗确实降不下来,用增程模式成本越来越敏感。但维修师傅提醒MPV保值率一般,没有特殊需求别冲动入手——毕竟空间虽好,可停车是真的难找位!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上个月楼下王阿姨家的孙女考驾照路考挂科,她爸气得差点把家里的旧SUV挂牌卖掉,看中原因之一就是觉得现在新能源更新太快,不如早点置换免得贬值。这几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变化翻天覆地,每隔半年都有新故事冒出来,下次谁知道又是哪家爆冷门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参考财经天下、《21汽车·一见Auto》及社区用车经验分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