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了一组数据,让人着实惊讶。2025年1 - 3月,中国进口汽车仅9.5万辆,同比下降39% ,这个下滑幅度可太夸张了。其中3月进口车3.9万辆,下滑27%,虽说下滑稍有改善,但整体数据还是很不乐观。
回顾过去,中国进口车进口量从2017年的124万辆,就开始以年均8%左右的速度下行,到2023年就只剩80万辆了,2024年汽车进口70万辆,同比下降12% ,而2025年第一季度的进口量更是大幅跳水。
再看看进口来源国的数据,2025年1 - 3月进口车最多的是日本,有30517辆,德国以23695辆位居第二,斯洛伐克排第三,有17733辆 ,美国仅8871辆,排在第四。从同比增量来看,1 - 3月增量最大的是斯洛伐克,有1931辆,其他像比利时、波兰等国家也有小幅度增量。
这里面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自美国进口车数量的变化。从2017年的28万辆,到2024年下降到10.9万辆 ,2025年1 - 3月份更是降到8870辆,同比下降66%,3月份还在持续下滑。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产销却保持高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第一季度,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651.3万辆和64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1%和12.9% ,出口方面,第一季度汽车出口142万辆,同比增长7.3%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尤其明显。
为什么中国进口汽车数量会大幅下降呢?一方面,随着国内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国际品牌加速本土化生产,很多以前依赖进口的车型,现在国内就能生产,消费者的选择变多了,对进口车的需求自然就少了。另一方面,国际关系和关税政策等因素,也对进口车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特别是中美之间的汽车贸易,波动比较大。
另外,进口车市场现在主要靠豪华车的需求支撑,非豪华进口车剧烈萎缩。像雷克萨斯的进口零售量仅小幅下滑1% ,宝马、奥迪和路虎等品牌的进口表现也比较强,而保时捷近期表现疲软,1 - 3月进口量同比降幅接近一半。
对于未来,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复杂,建立更多元化的进口模式很有必要,这样才能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保障国际供给链的安全。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口车市场的萎缩与国产车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未来这个市场又会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