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菜了,做吸尘器的追觅,居然也下场造车了。就问你怕不怕?讲真,现在造车这个修罗场,门槛已经低到让人怀疑人生,感觉你只要会做PPT,明天就能发布一台对标保时捷的“任意门”。你以为这是存量竞争?不,这是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磨刀,不是为了切蛋糕,是为了直接把别的厨子送走。
而追觅这哥们,显然是悟了。他不是来切蛋糕的,他是来掀桌子的。
人家不装了,摊牌了,上来第一台旗舰图腾,直接“像素级”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你没听错,就是那个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你爹奋斗了一辈子可能都买不起一个轮毂的库里南。这不是什么致敬,也不是什么灵感,这就是赤裸裸的“高端商战之CTRL+C/V”。众泰看了都得连夜绣锦旗送过去,上面写四个大字:“后继有人”。
从预告图看,那前脸,那中网,那线条,除了大灯没库里南那个“长睫毛”骚气,其他地方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车屁股更过分,那尾灯造型,我愿称之为一种行为艺术。如果不是后视镜的支架细了那么一丢丢,我甚至怀疑这是库里南车主把车标抠了,换成了追觅。这简直是疯了!纯粹的胡闹!
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破车的中年人,一开始是完全无法理解这种操作的。你一个做清洁家电的,凭什么觉得你的用户,会为了一台“高仿”库里南买单?买库里南的人,买的是那个欢庆女神标,买的是“我是人上人”的玄学光环,买的是一种信仰。这玩意儿和性价比没有一毛钱关系。你追觅能给吗?你给不了。你的核心科技是高速马达和吸力,难道你要告诉用户,你的车提速快是因为用了吸尘器的同款发动机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但后来,我开窍了。追觅可能根本就没想把车卖给那些懂车的人,甚至没想卖给正常人。
他们的目标,是把整个牌桌的规则给扬了。
你看现在的车圈,小米进来,靠的是泼天的流量和生态链的降维打击,大家觉得这已经是极限操作了。蔚来的乐道,直接把换电站这个护城河拿出来共享,属于“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大家觉得这已经是发疯的顶点了。
然后追觅来了。他用行动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颠。最好的营销不是做广告,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巨大的、无法忽视的“梗”。当所有媒体、所有KOL、所有吃瓜群众都在讨论“那个做吸塵器的牌子居然抄了个库里南”的时候,他的第一波营销就已经完成了。而且是零成本。
这是一种修仙小说里的打法,叫“心魔证道”。正常人修炼,讲究根基扎实,一步一个脚印。但主角往往不,主角都是开局就跳反,修炼最邪门的功法,吸引最大的仇恨,然后在所有人都觉得他要爆体而亡的时候,他突然就飞升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追觅比作一个刚拿到修仙秘籍的愣头青,可能有点侮辱愣头青了。人家愣头青至少还知道主角光环是不能复制的。
说真的,我最近看牙医,那个钻头声音一响,我就想起了某些车企开发布会时的噪音,都是一个路数,让你生理性不适。追觅这个操作,也给我类似的感觉。
追觅这一手,就是典型的“发疯文学”式竞争。我不在乎你们怎么看我,我不在乎我的品牌调性,我甚至不在乎这车最后能不能卖出去。我就是要用最极端、最离谱、最不讲道理的方式,让整个市场记住我的名字。当所有人都觉得你在整活的时候,你只要真的把一台车造出来,能开,能跑,价格再来个“骨折”,那就会有一群人高呼“666”。因为预期已经被你拉到地平线以下了,你但凡做个人,都算是超常发挥。
至于那个所谓的激光雷达,更是典中典。现在的车企,不聊自动驾驶就好像出门没穿裤子一样。但自动驾驶的关键是什么?是激光雷达吗?是算力吗?不,是马路上那些不讲道理的“老头乐”。你的AI能算得过一个突然从绿化带里闪现出来的大爷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价值几万块的硬件,在那一刻,唯一的价值就是行车记录仪。
所以,追觅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既然品牌的玄学光环我没有,用户的宗教信仰我也培养不出来,技术护城河更是天方夜谭。那我就不玩了,我直接把牌桌变成八角笼。我不是来打牌的,我是来打架的。用一个酷似库里南的壳子,塞进一套还过得去的国产三电,再定一个让所有人都傻眼的价格。成了,就是一代传奇;不成,反正我本来就是做吸尘器的,回去继续卷我的老本行,也不亏。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但你猜怎么着?在这个大家集体心态爆了的时代,最疯的那个,反而最可能活下来。因为理性的消费者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家追求的都是情绪价值。追觅这波,精准地提供了“卧槽,还有这种操作”的情绪价值。所以,它可能还真能成。就问你气不气?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