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

最近摩托圈有个事儿,讲真,我看了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凯威MBP的老板李斌老师,啊不对,是凯威老板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事情是这样的,凯威MBP在四川资阳,搞了个大场面,开了一个年产能50万台的新工厂。50万台,朋友们,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整个行业都在喊内卷、喊消费降级、喊活不下去的时候,凯威直接往牌桌上扔了个王炸,不,是直接把桌子给掀了。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这操作,不叫商业扩张,这叫自爆。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或者说,是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修仙式竞争。如果说之前有些品牌降价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凯威这个操作,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同行放过,顺便把餐厅给爆了。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他们还给这个盛大的开业典礼起了个洋气的名字,叫“摩比德利日”。摩比德利是谁?一个上古时期的意大利传奇品牌,跟咱们的紫禁城差不多老,后来混不下去了,被凯威给收购了。这操作就很有灵性,好比你开个包子铺,非说自己是米其林三星的嫡传弟子,还把祖师爷的黑白照片挂墙上。讲真,这套路在消费品领域是典中典了。但有用吗?诶,它就是有用。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因为你必须承认,品牌这个东西,它就是一种玄学。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见过太多魔幻的事情了。比如我有个朋友,坚信他的奔驰S级,那个柏林之声放出来的蔡琴,就比我车上的普通音响放出来的更有故事感。我寻思这俩音响的代工厂可能就在东莞隔壁村,但他不信,他觉得那里面有德意志的灵魂在共振。这就是信仰。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最近也开始强调自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味道没变,价格倒是挺遗产的。

凯威现在干的,就是把这种信仰,强行注入自己的躯体。买个意大利老魂,给自己开光,然后告诉全世界,你看,我不一样了,我飞升了。这是一种品牌渡劫,渡过去了,就是金身罗汉,渡不过去,就是一地鸡毛。但在这个掀桌子的时代,你有的选吗?没有。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新工厂。年产能50万台。坏了菜了,这是要干嘛?这是准备把摩托车当压缩毛巾卖,做到西南地区人手一台吗?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我必须解构一下这个数字背后的疯狂。现在的摩托车市场是什么?是黑暗森林。每个人都是带枪的猎人。你以为大家是在比谁的车好,谁的技术牛?错了,大家是在比谁能先疯,谁能先把价格打到地平线以下,谁能用配置单把对方的脸抽肿。这是一个不讲武德、不讲体面、只讲生死的斗兽场。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在这种环境里,你砸几十个亿,搞一个年产50万台的军火库,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告诉森林里所有的猎人:不装了,摊牌了,我弹药无限,你们看着办。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了,这是一种闪电战,一种饱和式攻击的宣言。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同行看了也得傻,心里骂一句:妈的,太卷了。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凯威为什么敢这么干?因为它是个“海归”。它在海外混得风生水起,早就完成了原始积累。现在它回国,不是来跟你交朋友的,它是来抢地盘的。它在海外赚了钱,反手就拿到国内这个最卷的服务器里来氪金,加大加大再加大。这就叫降维打击。别的企业还在为下个季度的财报发愁,凯威直接把未来五年的钱都拍在桌子上了,就问你怕不怕?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场景。武林大会,各大门派掌门正在商量怎么瓜分地盘,突然山门被踹开了,一个在海外修炼了“写轮眼”和“霸气”的家伙回来了,二话不说,直接在广场中央建了个高达。各大掌门都看傻了,说兄弟你这是干嘛,咱们不是说好点到为止吗?那人说,我不是来比武的,我是来决定你们谁能活下去的。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扯,但你仔细想想,这事儿它魔幻就魔幻在这里。因为讲道理已经没用了。

同行都看傻了:凯威年产50万台,不是扩张,是掀桌-有驾

你以为这就完了?更骚的操作还在后面。在这个新工厂里,你不仅能看到凯威的车,还能看到高金、兰美达、甚至贝纳利。这是什么?这是把山头上有头有脸的土匪头子都请到自己家开会了。凯威不光自己造枪,还成了最大的军火贩子,帮别人卖货,帮别人贴牌。

这种关系网,盘根错节,外人看着都头大。但核心逻辑只有一个:把所有能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已经不是一个企业在战斗了,这是一个“复仇者联盟”,虽然里面可能混着几个二五仔,但在把别人干死之前,大家至少表面上是兄弟。

他们还搞了试驾,不光有场地试驾,还有越野和赛道。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的“肌肉秀”。工厂是我的金钟罩铁布衫,产品矩阵是我的独孤九剑,强大的渠道是我的凌波微步。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就是要告诉你,我不仅有钱,我还有活儿,而且活儿很好。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算玩过几台车的人,深知一件事:决定一台车成败的,很多时候不在于技术参数有多牛逼。你说你的智能座舱堪比任意门,你的自动驾驶能躲开三体人的追杀,没用。真正的考验,来自于最不讲理的现实。你的自动驾驶,能躲开一个突然从绿化带里窜出来的老头乐吗?你的智能大灯,能照亮一个没有路灯的乡村土路吗?

凯威建这么大的工厂,本质上是在赌一件事:在绝对的规模和成本优势面前,一切花里胡哨的营销和技术名词,都显得苍白无力。只要我的车足够便宜,配置足够高,渠道足够广,那么用户最终会用脚投票。这种逻辑,非常粗暴,非常民粹,但也非常有效。

所以,凯威MBP的未来到底如何?谁知道呢。也许这个西南生产基地,最终会因为产能过剩而变成一个巨大的摩托车坟场;也许它真的能靠这种自爆式打法,硬生生在中国这个修罗场里杀出一条血路,成为新的“雷电法王”。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出戏,因为凯威这个“不务正业”的演员入场,是越来越好看了。这就够了。毕竟,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看的就是个热闹,谁死谁活,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是是是,就是这个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