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全新SUV来了,比L9还要更大,真霸气!
各位车友,最近我看到一张谍照,直接让我从沙发上弹了起来——理想要出一款比L9还大的SUV了!不是小改款,不是年度升级,是正儿八经的“新物种”。从曝光图看,这车轴距拉得更长,C柱到D柱明显加高加宽,后备箱看着就能塞下一张双人床。你说这是不是冲着“家庭旗舰天花板”去的?更关键的是,它还是增程式!在纯电大行其道的今天,理想不仅没放弃增程,反而要往更大、更豪华的方向继续深耕。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战略野心?今天,我就带大家一块儿扒一扒这款神秘新车的门道。
先说外观,这车虽然披着厚厚的伪装,但一眼就能认出是“理想味”。前脸依旧是贯穿式光柱大灯,圆润的车头线条也没变,整体轮廓像极了L系列的“放大版”。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顶部那个体积明显缩小的激光雷达——这不就是理想最近力推的“焕新版”设计语言吗?说明这车大概率会搭载更高阶的智能驾驶系统,比如理想AD Max 3.0,支持城市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激光雷达变小,意味着集成度更高,风阻系数也能进一步优化。要知道,风阻每降低0.01,续航就能提升5-8公里(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这对一台大车来说,可是实打实的“省油利器”。
侧面一看,轴距明显比L9还长。L9的轴距是3105毫米,这台新车目测得奔着3300毫米去了。长轴距不只是为了空间,更是为了行驶稳定性。尤其是在高速变道或过弯时,轴距越长,车身姿态越稳。我开过不少中大型SUV,轴距短的过弯时总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而这台车,光看比例,底盘功底估计就不弱。
再看C柱到D柱这块,明显做了加高处理,后排头部空间肯定更充裕。而且D柱倾斜角度更缓,后备箱垂直高度肉眼可见地大。我猜,这八成是为了“大床模式”服务的——你想想,周末露营,后排一放,一张1.8米的充气床垫轻松铺开,孩子能在车里打滚,大人也能平躺看星星。这不是车,是移动的家。理想深谙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这招,太狠了。
尾部设计倒是有点意思,线条收窄了,不像L9那么方正。这明显是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考虑的。尾部收窄能减少涡流,降低风阻,提升高速行驶的能效。不过,以我经验看,这可能只是测试车的设计,最终量产版大概率会回归更实用的方正造型,毕竟家庭用户更看重空间利用率。
再说内饰,虽然没进车里,但从前挡风玻璃往里看,中控依旧是贯穿式三联屏布局,和L系列一脉相承。方向盘造型也相似,说明理想在UI和人机交互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体系,没必要大改。但你别小看这套系统,我日常开理想L8,语音助手“理想同学”响应快、识别准,一句话就能搞定空调、导航、座椅加热,真正做到了“动口不动手”。
更关键的是,这车停在了理想自己的生产基地停车场。你说会不会是其他车企“蹭热度”?我觉得不可能。第一,车头结构、内饰布局和理想现有车型高度一致;第二,能进理想内部停车场的,除非是内部测试车,否则哪有外人能随便停?这基本可以断定:这是理想正在研发的全新增程式旗舰SUV。
那问题来了:理想为啥在这个节骨眼上推更大尺寸的增程SUV?不是说纯电才是未来吗?
我反而觉得,增程式在未来5-10年,依然是家庭用户的最优解。你看大众、宝马、比亚迪、长安,都在推增程或插混车型。为啥?因为它解决了纯电车的续航焦虑,又比燃油车省油。理想ONE当年就是靠“城市用电、长途用油”这一招,杀出重围。现在L7/L8/L9月销稳过3万,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而且,三电技术的进步,让增程器的效率越来越高。理想自家的1.5T四缸增程器,热效率超过40%,发电效率行业领先。WLTC工况下,L9的综合续航能到1315公里(数据来源:理想汽车官网),一箱油从北京开到上海都不用加油。这种“无焦虑”体验,是现阶段纯电车难以企及的。
所以,理想不光不会放弃增程,反而要把它做到极致——用更大的车、更豪华的配置、更智能的系统,巩固自己在增程市场的领导地位。
咱们再来横向对比一下。目前市面上能跟这台“大理想”叫板的,也就那么几款:
问界M9:华为赋能,智能驾驶强,但价格高,起售价50万+,且纯电版本居多。理想这台新车如果定价在45万左右,性价比就出来了。
蔚来ES8:换电是亮点,但电池租赁模式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而且内饰风格偏商务,不如理想“家庭化”得彻底。
宝马X7插混版:品牌力强,操控好,但智能化和空间利用率被理想甩开一截。你让一个有娃的家庭在“德系驾驶感”和“后排能打滚”之间选,多数人会选后者。
所以,理想这台新车,打的是“差异化”:我不跟你拼品牌,也不拼纯电,我就拼空间、拼舒适、拼智能化体验。你想要一辆能装下全家人的“移动大平层”?我给你。
当然,也有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太大”。这车一旦轴距突破3.3米,市区停车、窄路掉头都会成问题。我试驾过一台近5.3米长的SUV,进地库柱距不够,转弯半径太大,差点卡住。所以,理想必须在“大”和“实用”之间找平衡。好在理想有城市NOA,自动泊车、循迹倒车这些功能如果拉满,至少能缓解一部分驾驶压力。
另外,用户会不会觉得“L9已经够大了,再大就是浪费”? 这也得打个问号。但从理想L系列的销量看,中国人对“大空间”的执念,远没到饱和点。尤其是二胎、三胎家庭,谁不想车里多点空间?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我认为,这台新车不会叫L10,更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系列,比如“M系列”或“X系列”,用来区分L系列的主流旗舰和这台“超级旗舰”。它可能是理想冲击百万级市场的试金石,也可能是为后续纯电超大SUV探路的“技术验证车”。
但不管叫什么,它都传递了一个信号:理想不会被纯电浪潮裹挟着走,它要坚持自己的技术路线——增程+智能+家庭场景。这很理想,也很中国。
所以,各位车友,你们觉得:一辆比L9还大的理想SUV,是刚需,还是噱头? 家里有车位的,敢不敢上这么一台“巨无霸”?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另外,如果你们想看我后续做一期“增程式 vs 纯电,家庭用户到底怎么选”的深度对比,也可以留言,点赞过500,我立马安排!
(暂无该新车的具体动力参数、电池容量、售价等数据,需等待官方进一步披露。本文观点基于现有谍照及理想汽车公开信息分析,仅供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