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充电80%最省电?车企隐瞒的省电秘籍曝光!

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一个问题也成了许多车主心头的疑惑:给车充电,到底应该充到多少才算合适?

很多人习惯了和手机一样,每次都把电量充满到100%,觉得这样才有满满的安全感,生怕开到半路续航告急。

然而,在一些维修师傅和资深车主口中,却流传着一个说法,那就是日常充电最好只充到80%,这才是对电池最好的“黄金点”。

电车充电80%最省电?车企隐瞒的省电秘籍曝光!-有驾

这种说法究竟是经验之谈,还是有科学依据的保养秘诀?

事实上,这背后隐藏着锂电池本身的工作原理,而这些细节,汽车制造商们虽然写进了厚厚的用户手册,却常常被大家所忽略。

要理解为什么不建议频繁将电量充满到100%,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锂电池的工作状态。

我们可以把电池的充电过程想象成往一个仓库里堆放货物。

当电量从20%充到80%时,这个过程相对轻松,仓库里空间充足,货物可以有序、高效地摆放进去,整个系统处于一个稳定、低压力的状态。

然而,当电量超过80%,特别是逼近100%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这就像仓库已经快要堆满了,为了塞进最后一点货物,工人们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把货物挤压得更紧密。

对于锂电池而言,这种“挤压”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化学和物理压力。

在满电状态下,电池的正极材料处于一种高度活跃且不稳定的状态,大量的锂离子高度聚集,使得电池内部的电压升高,内部环境变得“紧张”。

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会加速一系列对电池有害的副反应。

电解液会更快地分解,正负极材料的表面结构也会受到侵蚀,这就像一台长期超负荷运转的机器,磨损自然会比正常使用的机器要快得多。

电车充电80%最省电?车企隐瞒的省电秘籍曝光!-有驾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种叫做“锂枝晶”的现象。

在过度充电或高压状态下,电池的负极表面可能会生长出一些微小的、树枝状的金属锂结晶。

这些结晶非常尖锐,可以被看作是电池内部的“微型针刺”。

它们会不断生长,如果刺穿了正负极之间起隔离作用的隔膜,就会造成电池内部短路。

内部短路是电池发生热失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燃,最主要的诱因之一。

因此,将充电上限设置为80%,本质上就是为了让电池尽可能避开这种高风险、高损耗的工作区间,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保证安全性。

有行业数据显示,长期将电量保持在30%到80%区间的电池,使用五年后的容量衰减,要比那些总是充满和用光的电池低将近18%。

与充电过满相对应的,是电量用得过低,也就是过度放电。

有些车主还保留着以前使用镍镉电池时“用完再充”的旧习惯,认为这样可以避免“记忆效应”,让电池更耐用。

这对于现代的锂电池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误区。

锂电池完全没有记忆效应,反而非常害怕被“饿过头”。

电车充电80%最省电?车企隐瞒的省电秘籍曝光!-有驾

当电量过低,特别是低于20%时,电池的电压会变得很低,这同样会破坏电池内部的化学结构,导致部分活性物质失去活性,造成不可逆的容量损失。

所以,20%到80%这个区间,被许多电池工程师称为电池的“健康舒适区”,让电池大部分时间工作在这里,就像让人保持七八分饱的健康状态一样。

除了充电量,充电方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如今遍布城市的快充站,以其“一杯咖啡的时间补能大半”的效率,解决了许多人的续航焦虑,尤其是在长途出行时。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这种便利是有代价的。

快充,顾名思义,就是用非常大的电流在短时间内将电能强行灌入电池。

这个过程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而高温是锂电池寿命的头号杀手。

每一次快充,都相当于让电池包经历了一次“高烧”的考验。

虽然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会尽力控制温度,但频繁地经受这种热冲击,无疑会加速电芯材料的老化。

一些车企的内部测试数据表明,以快充为主要充电方式的车辆,使用两年后电池的容量衰减可能会比坚持使用慢充的车辆多出5%到8%。

因此,最理想的充电策略是,将慢充作为日常的“主食”,而将快充当作偶尔应急的“快餐”。

电车充电80%最省电?车企隐瞒的省电秘籍曝光!-有驾

如果家里或单位有安装交流慢充桩的条件,这无疑是保养电池的最佳方式。

利用夜间或白天的空闲时间,用温和的电流慢慢为电池补能,对电池的损伤最小。

只有在长途旅行、或者确实有紧急用车需求时,才去使用直流快充。

这样的组合使用,既能享受到快充的便利,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电池的健康。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也需要灵活调整。

比如,计划一次长途自驾游,为了获得最长的续航里程,出发前将电量充满到100%是完全合理且必要的。

但关键在于,充满后应尽快出发,不要让车辆在满电状态下长时间静置。

同样,在到达目的地后,如果条件允许,也应尽快通过行驶或用电,将电量消耗到90%以下,让电池尽快脱离“高压”状态。

另外,如果车辆需要长时间闲置停放,比如超过半个月以上,最好的做法既不是充满电也不是空着电,而是将电量保持在50%左右。

这个电量水平是锂电池化学性质最稳定、自放电率最低的状态,能有效防止电池因长期不用而出现“休克”或过度损耗。

总而言之,科学地为电动汽车充电,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需要改变一些固有的习惯。

日常用车,在车机系统里将充电上限设置为80%或90%;尽量以慢充为主,合理使用快充;避免电量耗尽再充电,也避免满电后长时间停放。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操作,日积月累下来,对延长电池寿命、保持车辆续航能力、乃至节省未来可能出现的高昂换电费用,都有着实实在在的好处。

毕竟,保护好这块全车最昂贵的部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钱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