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新能源车企都在说自己安全,甚至找来所谓“独立测试机构”,挂上看似权威的牌子。可谁能为安全真相负责?9月28日,央视财经直接下场,发起“风云汽车安全突围大挑战”。
这不是车企自己搭台唱戏,而是国家级媒体亲自操刀的测试。首个直面考核的,就是问界M8纯电版,它在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健康安全、信息安全四个维度接受审判。
主动安全部分,央视模拟隧道大雾能见度不足50米的极端路况。M8以60公里时速驶向静止目标车,最后在一米外稳稳刹停。这个场景足够狠,能做成这样不是侥幸。
背后是30个高精度传感器织成的感知网络: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矩阵、全向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硬件堆满,但关键是它真在央视实验里顶住了。
被动安全是另一重考验。M8用2000MPa热成型钢、80%铝合金、一体压铸车身搭起“玄武结构”。这种材料学的堆料,在测试里换来的是高分和碰撞舱完整性。
C-NCAP 24版认证早已给过答案:96.26%的乘员保护得分,超五星评级。央视的测试只是再一次印证,这台车的钢骨并非纸上谈兵。
健康安全环节更生活化。央视把车内PM2.5浓度人为拉到1000微克,结果M8在两分二十多秒就净化到35以下。实验镜头很直观,效果远比单纯喊滤芯规格有力。
滤芯、负离子、UVC杀菌,甚至全天候新风系统,这些名词车企都能说。但央视的时间计数器摆在那里,用户第一次能直观看到“几分钟能净化一个密闭舱”。
信息安全则切入智能汽车最容易被忽视的痛点。M8的“主驾隐私模式”和“超级隐私模式”现场演示,避免了通话记录、导航信息暴露。央视测试让虚拟的功能第一次被社会化放大。
这一整套考核,最终换来一个结果——问界M8斩获“风云汽车安全标杆”认证。央视背书的分量,远非企业自说自话的测试能比。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问界把安全扩展成“四维体系”:生命保护、车身防护、健康呵护、隐私守护。把“安全”拉出钣金和气囊,塑造成豪华的核心基因。
在新能源车扎堆拼性能、卷智驾的年代,央视用这场大考,让行业重新正视一个问题:谁能真正给用户安全答案?至少9月28日这天,问界M8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