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不是出海,是从“炼蛊场”里杀出来求生

最近有个新闻,讲真,有点意思。比亚迪在泰国的工厂,把第一批车用自己的移动龙舟,哦不,是滚装船,运到欧洲去了。目的地,英国、德国、比利时。一时间,各种“全球化新篇章”、“中国制造扬帆出海”的调调又响起来了。

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但这事儿吧,在我这种中年人看来,总感觉哪里不对。这不叫扬帆出海,这叫“润”。

你得先看看国内现在是个什么德行。现在的中国车圈,已经不是什么红海蓝海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蛊盆,一个修仙小说里最典中典的“炼蛊场”。所有车企都被扔了进去,唯一的规则就是活下去。今天你降八千,明天我就敢降一万五送全套脚垫。昨天你发布个800V,今天我就敢PPT造个准900V。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小米进来不是切蛋糕的,是直接把桌子掀了,说今天谁也别吃了。理想蔚来小鹏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搭起来的台子,心态直接爆了,前一秒还在聊用户体验和生活方式,后一秒就得考虑怎么活下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比亚迪不是出海,是从“炼蛊场”里杀出来求生-有驾
比亚迪不是出海,是从“炼蛊场”里杀出来求生-有驾
比亚迪不是出海,是从“炼蛊场”里杀出来求生-有驾
比亚迪不是出海,是从“炼蛊场”里杀出来求生-有驾

这种情况下,你跟我说比亚迪去欧洲是“扩张”?别闹了。

这叫战略转进,这叫开辟第二战场。国内这个主服务器已经卷到天理难容了,PVP打得三体人看了都想递根烟。那怎么办?开个新号,去新手村虐菜啊。泰国,就是这个完美的“新手村服务器”。

你看,泰国本土市场,之前都是日系车的天下,丰田本田们舒舒服服当了几十年土皇帝,主打一个经济耐用,佛系卖车。突然之间,一群刚从地狱角斗场里杀出来的卷王,带着一身的BUG级配置和自爆卡车式的定价冲了进来。这帮中国车企,个个都是雷电法王杨永信附体,电得那帮岁月静好的日本老师傅们太阳穴直跳。什么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冰箱彩电大沙发,一把子全给你整上。日系车企看了也得傻,说坏了菜了,这帮人不讲武德,直接上大招。

比亚迪不是出海,是从“炼蛊场”里杀出来求生-有驾

所以,比亚迪在泰国建厂,然后把车卖到欧洲,这个操作的本质,是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里,给自己建立一个后方基地和现金奶牛。国内打生打死,卷出来的技术和成本控制能力,拿到海外去,那就是降维打击。讲真,这个操作非常之666。这根本就不是商业扩张,这是求生,是赤裸裸的求生!

然后就有人说了,你看,车企出去了,我们这些在泰国建厂的轮胎道友们,是不是也能跟着喝口汤,搞点原配,一起飞升?

比亚迪不是出海,是从“炼蛊场”里杀出来求生-有驾

这个想法,很美好,但也很天真。

因为我真的经历过一些产业周期,我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所谓的“车企带动供应链”是个玄学命题。你看看人家米其林、马牌、倍耐力,为什么能跟奔驰宝马法拉利绑定?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奢侈品的一部分。买那些车的人,买的不是四个轮子一个沙发,他买的是一个信仰,一个图腾,一个社交货币。轮胎上的那个标,是他信仰的一部分,你换个别的,那味道就不对了。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况?我们的车企,包括比亚迪在内,在全球市场上最大的标签是什么?是“性价比”,是“颠覆者”,是“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来把价格打下来的”。这种人设,决定了他们的用户不是信徒,是用户。信徒会为信仰充值,用户只会为性价比买单。

所以,指望比亚e迪为了所谓的“民族品牌协同”,放着便宜又好用的国际大牌轮胎不用,非要拉兄弟一把,用你的国产轮胎?别做梦了。商业的本质是生意,不是扶贫。唯一的标准就是,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谁更便宜。加大加大加大,成本给我压缩到极限。但能过,就是能过。

比亚迪不是出海,是从“炼蛊场”里杀出来求生-有驾
比亚迪不是出海,是从“炼蛊场”里杀出来求生-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不是在聊汽车,我是在写一部玄幻小说的开篇,主角团刚逃出新手村。这个逻辑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一个道理?主角在新手村能跟村里的铁匠称兄道弟,等他到了主城,面对更强的敌人,他需要的是神器,而不是老家铁匠铺的传家宝刀。

比亚迪不是出海,是从“炼蛊场”里杀出来求生-有驾

当然,中国车企这么一通整活,对国产轮胎企业肯定是有好处的。但这个好处不是人家主动“带”你的,而是你被动“卷”出来的。因为中国车企把整车的价格打下来了,他们对供应链的成本要求就会更变态。这种极限施压,会逼着国产轮胎企业把技术提上去,把成本降下来。等到有一天,你的产品真的做到了和米其林一个性能,价格只有它的一半。那OK,机会就来了。

说到泰国,我就想起来那边的芒果糯米饭,甜得发腻,但就是上头。

比亚迪不是出海,是从“炼蛊场”里杀出来求生-有驾

所以,别再吹什么“一流汽车品牌带动一流轮胎品牌”了。那是上个时代的剧本。这个时代的剧本,是“一流的卷王,带动一流的卷王”。美国有固特异,欧洲有米其林,日本有普利司通,那是因为他们的汽车工业有过躺着赚钱的黄金时代。

我们有吗?我们没有。我们从出生那天起,就在地狱模式里。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比亚迪在泰国搞的这出“任意门”,是一步妙棋,是为了活着。而中国的轮胎品牌想跟着起飞,唯一的路径不是搞关系、谈感情、讲协同。而是把自己也变成一个卷王。一个能把金钟罩铁布衫当压缩毛巾卖的卷王。当你的性价比高到让马斯克都想给你点赞的时候,你就赢了。至于所谓的品牌故事和协同发展?那都是成功之后,用来写进PPT里骗下一波投资人的。就问你怕不怕?

比亚迪不是出海,是从“炼蛊场”里杀出来求生-有驾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