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智驾“兜底”宣言!友商跟,还是不跟?

2025年7月9日,比亚迪扔下一颗“重磅炸弹”:所有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的车型,只要车主使用智能泊车功能发生事故,比亚迪负责承担全部维修费用!不走保险,不影响来年保费,责任由厂家兜底。

短短一句话,信息量爆炸。全国超过100万辆已售出的比亚迪智驾车瞬间“升值”,连最低7.88万的海鸥车主都拥有了这份“事故无忧险”。

比亚迪智驾“兜底”宣言!友商跟,还是不跟?-有驾

消息一出,消费者拍手叫好,竞争对手却集体沉默——比亚迪这招“兜底”宣言,像一面照妖镜,把整个智驾行业架在了火上烤。跟,还是不跟?这成了摆在所有友商面前的生死选择题。

一、车主:兜底就是硬道理,谁实在买谁!

甭管厂家广告吹得多天花乱坠,老百姓买车就图个安心实惠。敢白纸黑字承诺兜底,才是真本事、真自信!

7万多的海鸥都敢打包票,20万的车凭啥让我担风险? 用自动泊车蹭了墙、撞了柱?比亚迪售后直接掏钱修好,保险记录干干净净;换成别家?大概率让你走自己保险,明年保费上涨不说,扯皮推诿少不了,最后吃亏的还是车主 。

比亚迪智驾“兜底”宣言!友商跟,还是不跟?-有驾

“命也是命”这笔账,人人心里门儿清。口号喊得再响的“准L3”,也比不上比亚迪实实在在签下的“兜底协议”。这等于明明白白告诉车主:“技术靠得住,你们放心用,出事我扛!”

现实很骨感:以前买带智驾的车像开盲盒,出事只能自认倒霉;现在?比亚迪直接把“责任险”拍在桌面上。友商要是缩了,用户的选择一目了然——谁兜底,我信谁!

二、友商:进退两难!跟或不跟都是大难题

比亚迪这一手“兜底牌”,让竞争对手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跟?压力山大!

兜底是真金白银的承诺。比亚迪一季度财报显示账上趴着1173亿现金,按100万辆智驾车算,平均每辆备着超10万“保障金”。这底气,不是谁家都有的。友商的现金流扛得住大规模赔付吗?

比亚迪智驾“兜底”宣言!友商跟,还是不跟?-有驾

硬件门槛卡脖子。比亚迪已经把智驾(天神之眼)下放到7万级的车型(如海鸥),即使精简版也配备了必要的传感器。反观很多友商,10万以下的车型连基础的智驾硬件(如毫米波雷达、够用的摄像头)都没配齐 ,拿什么来承诺兜底?硬件都不支持,谈何责任?

不跟?市场要丢!

10万以下市场几乎拱手相让。海鸥智驾版卖7.88万还带兜底,同价位的燃油车或者竞品电车,连个像样的自动泊车可能都没有,更别提保障了 。

高端用户也会动摇。当销售吹嘘自家智驾如何领先时,消费者一句灵魂拷问就能噎死人:“既然这么好,为啥不敢像比亚迪那样兜底?” 信任感瞬间打折 。

比亚迪用“兜底”撕开了行业潜规则的口子——技术实力不够硬,就别打肿脸充胖子!

比亚迪智驾“兜底”宣言!友商跟,还是不跟?-有驾

三、比亚迪:从拼价格到拼科技,格局已开

这场“兜底”风暴,远不止于泊车。它背后是比亚迪对整个智驾战局的升维打击:

技术自信的宣言

智能泊车只是起点!比亚迪正通过大规模OTA,快速迭代其天神之眼系统,覆盖更多智驾场景 。今天敢兜底泊车,意味着对自身技术的高度自信,未来扩展到高速NOA甚至更复杂场景是顺理成章。法规虽限制宣传L4,但让用户体验到L4级别的安全和保障,比亚迪正在做!

底气来自硬实力:自研算法、庞大的中国道路实测数据(百万级车辆规模)、与合作伙伴(如地平线J6M芯片)的深度优化,构成了比亚迪智驾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

全球视野的伏笔
目前兜底政策仅限国内。一旦这套“技术+兜底”的模式在全球市场复制,比亚迪将从“中国龙头”真正迈向“全球汽车科技领导者”。特斯拉、丰田们准备好了吗?

行业规则的改写者
过去打价格战,友商还能指责“恶性竞争”。如今拼“兜底”,本质是用科技硬实力和商业担当进行降维打击。王传福那句“比亚迪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做成了再说”,正在成为现实 。

比亚迪智驾“兜底”宣言!友商跟,还是不跟?-有驾

比亚迪的“兜底宣言”,像一块试金石:

敢兜底 = 真技术 + 真担当 = 用户真选择!

友商跟?意味着要投入巨资并直面技术挑战;不跟?用户会用钱包投票,市场份额必然流失。

这场由比亚迪发起的“智驾责任战”,已经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当安全与保障成为用户购车的首要考量,智驾的竞争才真正回归本质。 友商们,是时候亮出你们的“底牌”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