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长安UNI-K的智能驾驶让我在高速上“放手”了

未来已来?长安UNI-K的智能驾驶让我在高速上"放手"了

未来已来?长安UNI-K的智能驾驶让我在高速上“放手”了-有驾

当导航提示"前方5公里拥堵"时,我的右脚还踩在油门上,后视镜里是不断逼近的货车车队。这个发生在京港澳高速郑州段的场景,本该是每个司机都经历过的压力时刻,直到UNI-K的方向盘指示灯突然亮起蓝光——这辆长安汽车最新旗舰SUV正在用毫米波雷达扫描我的表情。

作为从业十年的汽车媒体人,我见过太多号称"解放双手"的智能驾驶系统。但长安UNI系列搭载的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确实在三个维度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的转向辅助能自动通过曲率半径小于200米的高速弯道;拥堵跟车时对加塞车辆的识别比人类反应快0.3秒;最惊人的是当系统检测到我连续驾驶超过两小时,会通过座椅震动和香氛系统联动发出休息提醒。

这种智能并非冰冷的机器逻辑。上周带孩子去崇明岛露营,CS75 PLUS的APA5.0自动泊车在农家乐碎石地上精准停进车位时,我四岁的女儿突然说:"爸爸的车会自己找家"。长安的工程师们或许没想到,他们的全景影像系统在孩童眼里,变成了会认路的魔法眼睛。

真正让我重新思考人车关系的,是暴雨天发生的插曲。那天开着逸动PLUS混动版经过积水路段,仪表盘突然弹出"智能排水"提示,原来车辆自动关闭了进气格栅,并启动电池组密封性检测。这种预见性防护,比传统车企"故障后提醒"的被动逻辑超前了整整一个代际。

在欧尚Z6的智慧座舱里,我见过最动人的科技温度。它的车外语音功能不仅能自动开启后备箱,还会在老人上下车时主动降低语音交互的音量。有次接岳母去医院,车辆竟根据心率监测座椅的数据,自动调高了空调温度——后来才知道这是系统识别到乘客体征波动触发的"关怀模式"。

这些体验让我想起长安工程师说过的话:"智能不是替代人类,而是延伸我们的感知。"当UNI-V在隧道里自动切换远近光灯时,当CS55 PLUS通过AR-HUD把导航箭头投射在真实路面上时,你确实能感受到科技正在重塑驾驶的本质。

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会像怀念手动挡一样怀念今天的方向盘。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场出行革命中,长安汽车用UNI系列的星际战舰前脸、CS系列的蓝鲸动力、逸动系列的混动技术,正在书写中国品牌的智能答案。下次长途旅行,我可能会放心地让车辆自己选择服务区——毕竟,它比我还清楚什么时候该加油,什么时候该给我泡杯咖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