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悲哀:入门就给宁德神装,为何销量却输给了“品牌玄学”?

讲真,每次看到长安启源A07这种车,我脑子里都只有一个想法:卷,都给我往死里卷。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了,这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级别的“发疯文学”现场。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直接端走,那启源A07这种车,就是连餐厅的桌子和蜡烛都没给友商留下,属于不务正业到了极致。

长安的悲哀:入门就给宁德神装,为何销量却输给了“品牌玄学”?-有驾

最近总有人问,说小米太火了,排队等太久,有没有平替。诶,这个问题就问到了点子上。你以为你在选车?不,你是在选一种精神状态。你是想当那个万众瞩目,自带BGM,但也可能随时被架在火上烤的“雷电法王”的信徒,还是想当一个闷声发大财,揣着一把好牌但就是不吭声的扫地僧?长安启源A07,就是后者,一个典中典的“不装了,我摊牌了”型选手。

这车刚出来的时候,其实没啥声音,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在看别的戏。结果小米一声炮响,所有人都回头一看,才发现角落里还蹲着这么一个怪物。中大型轿跑,后驱,多连杆,宁德时代的电池直接给你摁在入门版上。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这就好比你去打修仙网游,别人还在新手村吭哧吭哧打史莱姆爆金币,长安直接给你开局送了一套神装,虽然是基础款,但它货真价实是神装。宁德时代这四个字,在今天的电车圈,就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硬通货,是你在二手车市场跟车贩子吹牛逼的底气。

长安的悲哀:入门就给宁德神装,为何销量却输给了“品牌玄学”?-有驾

很多车企,尤其是新势力,发布会PPT做得比三体人看的都科幻,什么星际引擎、任意门座舱,结果你一问电池,支支吾吾,抠抠搜搜给你塞个二线牌子。为啥?成本啊朋友。但长安这波操作,属于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极致体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直接把利润压成一张压缩毛巾,塞到电池成本里,就问你怕不怕?这种感觉,就像两个武林高手对决,一方突然掏出了加特林,说大人时代变了。另一方骂骂咧咧,但也没办法,因为你不用加特林,你就得死。

所以你看,长安启源A07的逻辑特别简单粗暴:在别人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的时候,它把所有力气都用在了“你看得见、摸得着、转手还能多卖点钱”的地方。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甚至有点民粹的解构主义。什么L几的自动驾驶?讲真,我作为一个在北京开过几年车的中年人,我告诉你,中国最强的自动驾驶系统,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每一个路口横冲直撞的老头乐上。只要老大爷的走位够风骚,只要他躺得够快,你那号称算力堪比银河计算机的芯片,最后也得乖乖认栽。所以,与其吹那些虚无缥缈的“未来”,不如给我一块实打实的宁德电池来得心安。能过,就是能过。

内饰设计上,也是这个路子。一块15.4寸的大屏,塞一颗高通8155芯片。这套组合在今天不算顶流,但它绝对够用,而且是那种“再战三年也不虚”的够用。这就很鸡贼。它没有去追求什么三联屏、四联屏,那种东西看起来炫,实际上就是给副驾刷抖音用的。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车圈比作修仙,但你仔细想想,还真他妈是这么个道理。有些车企追求的是“道法万千”,看起来特别炫酷,而长安A07追求的是“一力降十会”,根基扎实。

当然,这种车的悲哀也在这里。它的销量一个月就一两千台,属于叫好不叫座。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终究是“品牌玄学”的天下。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说长安启源A07的性价比,他会用一种看原始人的眼神看着你,然后告诉你“你不懂特斯拉的灵魂”。会买奔驰的人,你把这车夸出花来,他只会淡淡地说一句“标不错,下次别做了”。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上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买一辆车,而是维护自己作为“信徒”的身份。你跟他说性价比,等于是在动摇他的信仰,他会跟你急。

长安的悲哀:入门就给宁德神装,为何销量却输给了“品牌玄学”?-有驾

说真的,有时候看着长安启源A07这种车,心里挺矛盾的。一方面,我希望这种把军火库给到你牙齿的“卷王”越多越好,最好把所有合资车的价格都打下来,打到骨折。这世界真的疯了!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种疯狂的内卷有点可悲。一个认认真真做产品,踏踏实实给配置的车,在市场上竟然干不过那些会讲故事、会搞营销的“表演艺术家”。当然,我也就是瞎牢骚,毕竟我连CD机都还觉得挺好的,可能真的老了。

长安的悲哀:入门就给宁德神装,为何销量却输给了“品牌玄学”?-有驾

所以,这车到底怎么样?它就像一碗量大管饱的兰州拉面,肉给的足,面也劲道,但它永远成不了米其林餐厅。对于那些不想陪着新势力玩“期货”,也不想为“品牌玄学”支付溢价,只想安安稳稳买个大家伙,开着舒服,电池靠谱的普通人来说,这车几乎是唯一的答案。它不性感,不新潮,甚至有点老实巴交。但在这个所有人都想“成仙”的时代,这种“成盒”也成不了的老实,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品质。

最终,你会不会买它?我不知道。也许决定我们买车的,从来就不是产品力,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或者,用更时髦的话说,是看谁的精神状态,更能和你同频共振。这事儿,比技术,可玄学多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