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品牌的牌面游戏里,捷豹XFL算是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曾几何时,捷豹名号在人们心中,颇有些“坐上就能自带风度翩翩Buff”的豪车光环。结果呢?如今XFL怎么也成了“七折豹”,俨然从神坛跳下来,坐在宝马奔驰奥迪的板凳席,连挤主力都困难。6月份全国一共卖出570台,销量虽比之前有所进步,但放在同级市场,简直抹不开面子。这个数字,确实比一些豪华品牌的“限量供货”还限量,说是高定都不为过。
咱们中国人的买车逻辑其实很现实。第一关先看牌子,说白了,豪车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多么好开、好用,而是让邻居和亲戚看着值钱。这一关捷豹眼下就卡住了——哪怕XFL本事不错,在一众德系豪华面前,面子已经回不去了。你可以不用保时捷,但你不能给人一种“掉价”的印象。曾经捷豹能和保时捷齐名,现在一提“七折豹”,谁都明白是用了狠折扣才出的门。品牌溢价没了核心竞争力,还指望冲销量,谈何容易?
如果说外观还保留了一丝原教旨捷豹的气派,内在其实并不差。XFL本身依然优雅动感:豹头格栅搭配双J日间行车灯,5102*1890*1456的车身尺寸,3100mm的轴距,这在同级中绝对是“大块头”,气场是有的。全铝车身,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19、20英寸大轮圈,扎实的用料和底盘质感都没掉链子。动力给足,2.0T分高低功率,P250就有250马力/365牛米,P300则更暴力,直上300马力/400牛米,配适时四驱,百公里加速6.4秒。再加一堆高阶驾驶辅助,什么L2级、全速自适应巡航、360度全景影像,科技配置一应俱全。
坐进车里,捷豹XFL倒是没有抠门:环抱式座舱、12.3英寸全液晶仪表、11.4英寸中控大屏、“档把手感一流”,这都是明码标价的质感。座椅用真皮,方向盘也是全真皮(你看看同级有几个还给真皮?),音响自带一套英国之宝,12扬声器让你无感于隔壁大爷的广场舞。再加上3.1米的轴距,后排空间简直能劝你立刻买张床铺在里面。可惜HUD抬头显示这类配置还得花钱选装,这方面多少有点不上道。
问题只不过在于,当所有这些硬实力摆在那儿时,消费者的软肋却在变:常规选项太多,竞品价格拼命往下压,XFL哪怕把指导价从43.99万降到实际到手价30万,依然无法动摇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L的地位。别人的仿皮座椅,配你的真皮也未必有人买账。售后口碑、品控,捷豹也不如德系三大爷厚道,后期维修养护还得忐忑着掏腰包。
再加上,“七折豹”的标签像灯塔般提醒着每一个意欲下单的人:你今天买得便宜,明天就掉价更快,谁也不想一夜回到解放前。豪车的本质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现在变成“买的便宜,吃亏也快”,久而久之,捷豹XFL这个名字出现时,自然只剩下“性价比还行”这样的安慰奖。
回到开头的逻辑,这让人想起一句话:“有些车,买回来只是用来喝茶聊天的谈资,而不是用来炫耀身份的道具。”捷豹XFL,也许是时候思考一下一步怎么走。有时候,比降价更需要勇气的,是品牌的自我修复。面子工程没有提上去,硬件再好也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总之,捷豹XFL确实是现象级的存在。它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豪华感,有时候靠标签,而不是靠钢材和马力。价格可以一降再降,但品牌信仰一旦滑坡,想翻身,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怎么看?对于这样一台在性价比与豪华之间摇摆的捷豹,还会心动吗?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