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不是换新车,还真舍不得把它卖了,二手车行老板开价3.9万,车况好到令人心疼,内饰如新却被贩子压价

我卖车的事儿,说起来有点纠结。

前几天,二手车行老板跟我说3.9万想收我的老车。坦白说,当时我第一反应是:这价格有点意思啊,可也真不高。

车龄六年多,刚好跑了2.9万公里,没出过大事故,车险年检都还到26年11月。唯一的瑕疵,是右前小划痕和右后尾灯换过——货车倒车撞上的,走了保险。保养记录干净,发动机和变速箱甚至都算耐操型。

我若不是换新车,还真舍不得把它卖了,二手车行老板开价3.9万,车况好到令人心疼,内饰如新却被贩子压价-有驾

我那天跟朋友吐槽:你说我这车放地库里没晒没淋雨,内饰跟新的一样,怎么会拿3.9万砍价呢?贩子压厉害。朋友也皱眉,这价格,换新车都得十多万了。

我心里也清楚,3.9万不算高,但是又不是虚高的。毕竟现在路上随处可见两三千的烂车。我那可是最低档不算差的买卖。

换谁不肉疼?我定了3000的定金,万一反悔,直接打水漂。成年人做买卖,不像小孩讨价还价这么随意。拿爸妈的钱爱面子,借朋友的钱不好意思,差那几万块真的卡在心头。

旧车卖掉这件事,回想起以前只看配置买车的自己,真诚是笑话。现在懂了,更多的是感情和依赖。

研究过供应链和研发流程的我,理解每辆车背后都像一个复杂的工厂流水线,再普通的零件换个工厂,价格跌幅都可能有几百块。哪怕是换个气门室盖密封,估计十来万公里后才需要,维修都是个时间段问题。

我若不是换新车,还真舍不得把它卖了,二手车行老板开价3.9万,车况好到令人心疼,内饰如新却被贩子压价-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除了那个小划痕和尾灯,底盘和内饰都维护得相当到位。

贩子的报价,是跑来跑去的相册里,拍得最普通角度却坑人的那种。

挠头想想,这价格和市场上三四万的二手车比,确实低了一点。可这便宜,真的是便宜吗?或者说,我卖得够上心吗?

(这段先暂时按下不表)

我问过修理工,他说此车发动机变速箱寿命至少还能顶3-5年,气门室盖漏油属于正常消耗件,修起来预算一般在500到1000块之间——对惯按时保养的人来说,不算大坑。

我若不是换新车,还真舍不得把它卖了,二手车行老板开价3.9万,车况好到令人心疼,内饰如新却被贩子压价-有驾

我就想,换车的钱花在新车上,是升级体验还是单纯换新鲜感呢?

想起老婆说的一句话:你就舍不得它吧?好车难找,更别提还这么省心了。听完心里一阵酸。

真正能开两万公里不犯二、没大修的车,二手市场真的不多。这句话让我犹豫——是不是我太偏执了?还是大家都没意识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车太珍贵?

在这个价格区间里,新车标配普遍升级,油耗和排放标准逼人,维修门槛也水涨船高。

但我突然想到,二手车的价值,除了硬指标,最大的资本反而是用户的熟悉感和信赖度,这东西,成交价里完全体现不出来。

我若不是换新车,还真舍不得把它卖了,二手车行老板开价3.9万,车况好到令人心疼,内饰如新却被贩子压价-有驾

你有没有遇到过,车库里有辆车,明明换新车更划算,舍不得下手?或者卖车时被现实狠狠拉了一下,卖价低得让你怀疑自己的人生选择?我现在真挺想问问你们,是坚持情怀,还是理性割爱?

对了,顺便测了下开这车,百公里综合成本估算下来,大概在0.6元每公里左右(估算,没去查资料),比起新买经济型车燃油和保险+折旧合计要便宜不少。

但我也自嘲一把,毕竟舍不得卖有时候就是嫌麻烦,换车流程多繁琐,想想都头大。

唉,这车,真没那么简单说卖就卖。你们说,这算什么算感情还是算账面价值呢?

然后呢,二手车市场到底是不是都被贩子撑得天价才够活?还是我太懵了?

我若不是换新车,还真舍不得把它卖了,二手车行老板开价3.9万,车况好到令人心疼,内饰如新却被贩子压价-有驾

先写到这,手上还有打算下手的新车配置单,得去复盘下。

话说回来,你现在还能记得你开过的第一辆车的最深刻细节吗?我还真是记得细节到车门的刮痕位置……这事儿,比想象中更难割舍。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