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路上的电动车是越来越多了。你有过这样的疑问没?同样是电动车,有的随便骑,有的非得看驾照,甚至拿着驾照还不一定能骑。交警一查,说得头头是道,你自己一蒙圈,心想:不都是有两个轮子,插根钥匙就能走嘛,为啥还要分这么细?是不是太麻烦了?
说白了,现在就是怕出事。你看这些年新闻里关于电动车的事故有多少?轻则擦破点皮,重则人没了车也废了。很多人觉得电动车小,飚不了多快,没啥风险,但真遇到点事,不比汽车轻松到哪去。要是法律这条线不画清楚,出了事连说理都说不明白。
但问题来了,有了驾照就万事大吉了吗?你比如咱们身边最常见的C1驾照。很多人千辛万苦学了一回,想着以后不管四轮还是两轮,这一一本证够通吃了。结果发现,买辆电摩托回来,交警“啪”一下拦住,查你证件,说你这证不对口。为啥?很多人心里有气,想:路上四轮的大玩意儿我都敢开,怎么小摩托还不行?
到底哪些电动车C1就能骑?又有哪些碰都不能碰?话说明白了,其实就是“国标电自、非标电自、合规微型四轮车、电助力单车”,这些随便骑,哪怕你没驾照都能弄,C1当然没问题——但你要是想去骑“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摩托车”,对不起,C1不管用,碰也不能碰。
理由其实特别简单:车速和车重决定危险系数,管理的“帽子”就不一样了。低速、轻量、没动力的,归非机动车,怎么用都行;高功率、速度快的,归机动车,出事了后果重,管理就得严格。
有人说,交警整这些,是不是给自己找活儿干?其实仔细一想,他们也是为安全负责。中国这么大,什么样的马路都有,三五天就有电动车和汽车怼到一块的事故。你不分清楚谁能骑,谁不能骑,真出事的时候,不但车主定不了责,连保险赔不赔都说不清楚。
那“国标电动自行车”到底是个啥玩意?动不动就查国标,有时候都分不清自己的车是哪标的。打个比方,就是到了市场上,你拎了一袋大米,商家让你看有没有“无公害”标签。你要是拎了一袋来路不明的米,商家都不敢给你过秤,怕出岔子。同理,电动车国标是底线,超过这线,就归机动车管理。哪怕差一丁点,出了问题,一个都跑不了。
那种不符合国标的电动车——就是所谓的“非标电动自行车”,现在很多地儿还给了个过渡期,对吧?你可以备案临时牌照,戴着牌子骑,但是,你自己心里得明白,这车早晚得淘汰。政策变化快,有时候你还没来得及反应,家里那辆车已经上不了路了。
再说合规的微型电动四轮车,这种小车其实相当火,遮风挡雨还方便,一到幼儿园门口全是这玩意儿。有些人觉得这就是“四个轱辘的电动车”,但在规定上,它已经算是机动车了。C1、C2照才行——但也别膨胀,要是没照照样罚,而且还重。你要是没照,家里小孩蹦跶着非得坐,真让你被交警拦了,那钱花得比车都快。
至于电助力单车,说白了就是自行车加个小马达,很适合城市代步,不要驾照,随便骑。骑它违规的极少,主要是别走机动车道,记得戴头盔就行了。头盔这玩意儿,交警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真查你时,也装不糊涂。你要是心存侥幸,千万别觉得自己是主角,说不定就巧撞枪口上了。
问题其实比你想象中还多。有的人喜欢买个电动摩托车,速度看着挺爽的。但你真以为交警看不出来吗?不是四轮就是两轮,区别大着呢。电动轻便摩托对应F证、电动摩托要E证、三轮摩托干脆要D证。啥意思?就是本本还得重新考!你拿C1去,查出来那就是“准驾不符”,罚款、扣分一起来,要是骑着拉货、带小孩出了事故,后果你自己扛。
有人想着运气好,没被查到。可你想过没有,交警不是一天到晚站在这儿陪你消遣,而是你一旦真撞上人了,你才知道,没驾照骑错车相当于主动给社会添麻烦。别等到家里人替你交罚款、辛苦擦屁股,自己后悔没早点问清楚、认清楚。
这些规定到底有啥用?是不是为难人?大部分时候,其实就是保个底线。城市交通复杂,你一个疏忽,小车和大车搅到一起,问题就麻烦了。你穿着拖鞋、戴着耳机、拎着快递包,脑子里还想着上班迟到了,骑着摩托、电自到处横冲直撞,真遇上点事,谁说理都没用。
其实,交警天天查、网上天天吵,并不是大家喜欢凑热闹,而是大家怕吃亏——更怕赔不起。一件小事故可能赔进去几万块钱,轻则丢工作,重则全家都得受累。
再说回来,拿C1的朋友其实最容易犯糊涂。以前咱们没那么多路上的“电铁皮”“电鸡腿”(形状像鸡腿的三轮车),也没见过那些满大街飚的电摩。现在日常出行全靠这些玩意儿,谁分得清楚哪款能骑不能骑?但咱得记着,驾照分得细了,就是国家怕咱摔跤、赔钱、出事,别把事落自己头上。
有些地方管得特严,有些地方松一点,靠的是自觉。城里查得勤,乡下偶尔查得松。但哪有那么多侥幸可讲?懂法、守规矩,不是为交警省麻烦,而是给自己留个余地。要是真出了事,你才知道,是不是麻烦,只有自己才清楚。有本事管住自己,才省得给家里人找麻烦。钱花了还能挣,扣了分儿、出了事故,人情纸短情长,一辈子都说不清楚。
最后留个思考给大家:这些规矩是不是太复杂了?下次你上路前,是不是应该先问问自己骑的是什么车,驾照合不合规?万一出了事,这波你敢不敢顶得住?大路不是自家的菜地,里边的规矩随时都可能换,心里没个谱,吃亏的还是自己。
所以,不要听人忽悠,说啥交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别心存侥幸,有本事的,能骑啥就骑啥,不能骑的就死了心别碰。十几分钟的方便,换来的可能是几年的麻烦。小心点、稳当点,把身边这点事闹明白了,家里人放心,自己心里也踏实。路上骑电动车,要么守规矩,要么自己准备好代价。别说没提醒你。
安全这事儿,只有你自己在意的时候,才补得上一切补丁。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