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销量破43万辆,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强者韧性逻辑

2025年中国车市在电动化浪潮与消费分层中加速重构,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以43.6万辆的半年销量、3.5%的同比增幅逆势突围,燃油车市占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7.6%。这份期中答卷不仅是数字的胜利,更彰显了传统巨头在转型深水区精准锚定用户需求、重构全价值链的战略智慧。当行业陷入“燃油车收缩焦虑”时,其“油电共进”双轨战略正为合资阵营开辟全新竞争范式。

上半年销量破43万辆,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强者韧性逻辑-有驾

产品矩阵:双轮驱动精准穿透市场分层

一汽-大众的销量增长根植于对消费需求的深度解构。速腾、迈腾、探岳三大主力车型形成铁三角攻势:速腾以44.4%的A级轿车市占率延续国民家轿统治力,上半年销量超11万辆;迈腾家族在中高端市场同比劲增23.8%,单月销量逼近2万辆;探岳L凭借56.4%的同比增速,推动SUV阵营半年销售8.7万辆。这种轿车与SUV双线并进的布局,精准覆盖了从15万元通勤刚需到30万元品质升级的全场景需求。

产品力进化更成为破局关键。速腾搭载的L2级智能驾驶系统直面混动车型竞争,迈腾以德系底盘质感满足商务用户对燃油车平顺性的刚性需求,探岳L则通过轴距加长和智能配置重新定义中型SUV价值标准。三款车型同步推进的本土化创新——如方言语音交互、大尺寸中控屏等,实现了德系基因与中国定制的完美融合。这种对细分市场的穿透力,让品牌在燃油车大盘萎缩的背景下仍能持续捕获增量。

上半年销量破43万辆,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强者韧性逻辑-有驾

体系变革:全价值链重构用户生态

一汽-大众的突围本质上是体系力的胜利。在商品战略端,其打破“智能化属于电动车”的行业桎梏,推出燃油车专属“三步走”智能驾驶路线:从L2级功能普及到高速领航辅助,探岳L已实现0-160km/h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这种燃油车智能化深度落地,为传统动力车型注入全新竞争力。

服务体系升级更构建了差异化护城河。“匠·心服务”品牌与“双终身质保”政策直击新能源车保值率痛点,将用户运营延伸至全生命周期。营销端则完成从“稳态”到“敏态”的颠覆性变革:针对露营经济推出探岳定制改装方案,通过“百店千家”渠道计划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当行业沉迷于电动化参数比拼时,一汽-大众以前所未有的敏捷度响应用户需求,在售后保障、场景化服务领域建立新价值锚点。

上半年销量破43万辆,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强者韧性逻辑-有驾

战略前瞻:双轨并行重塑行业竞争范式

面对行业多技术路线并行的复杂格局,一汽-大众展现出战略定力与前瞻视野。燃油车领域持续强化技术护城河:全新揽境与速腾L即将上市,以本土化创新巩固中高端市场;电动化赛道则布局激进,2026年起将推出5款纯电、2款插混、2款增程车型,覆盖多元动力需求。尤为关键的是ID.AURA概念车搭载的CMP平台技术,将在续航与效率上对竞品实现代际超越。

这种“燃油车挖潜+电动化跃迁”的双轨战略,正在改写合资品牌竞争规则。当友商陷入“油电取舍”的战略摇摆时,一汽-大众以体系化能力同时深耕两大战场:燃油车通过智能化与服务增值守住基盘,电动车以平台化技术构建后发优势。其打造的“技术护城河+生态朋友圈”模式,为行业提供了转型过渡期的完美范本——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赛道选择,而在于全价值链的协同进化。

上半年销量破43万辆,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强者韧性逻辑-有驾

车透观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一汽-大众以体系化革新在2025年车市变局中垒实竞争根基。43万辆销量背后,是产品精准定位、服务生态重构、技术双轨并进的战略协同。当行业站在电动化与用户运营的十字路口,其探索证明:唯有以用户价值为原点,以全链创新为路径,方能穿越周期波动。正如《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场始于体系力的进化,终将引领中国汽车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竞争的新纪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