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汽车市场消费热潮涌动。今年上海车展首次延长至“五一”假期,累计吸引了超百万人观展,首发新车达163台,场馆内热门车型被围得水泄不通,甚至闭馆后仍有消费者在签单。不仅是上海车展,石家庄、长沙、西安、长春等地也纷纷举办车展及汽车文化节,活动大多以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升级为发力方向,旨在激活汽车消费市场的新动能。据统计,“五一”期间全国超80个城市举办了近百场车展,政府与车企联手打造“购车狂欢节”。
同样火爆的看车、购车场景还出现在了诸多线下门店里。有门店的经销商表示:“店内的多款车型都重新调整了售价,新车优惠出来之后对客流量有明显拉动,‘五一’期间的门店客流量也有明显提升。”在政策红利、车企发力和消费升级的多重驱动下,车市在五月一开始就迎来了一场激烈的“开门红”争夺战。从上海车展的科技盛宴到北京商圈的购车热潮,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领跑到底盘城市的消费觉醒,这个五月的车市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变革。
花式降价促销量
“五一”期间,“花式降价”成为了今年“五一”小长假车市的关键词,多家车企均在小长假期间升级了购车优惠,将今年汽车市场的价格竞争推向了新的高度。不同车企、不同地区的降价方式不同,有的采用“一口价”的方式,有的新车售价大幅低于预售价,也有的选择权益赠送、0息贷款等方式。
上海浦东新区、松江区等推出了最高1万元的购车补贴,叠加车企优惠后,smart精灵#1综合优惠超1万元,奔驰车展限时5000元抵1万元。北京朝阳区发放近1800万元消费券,丰台区举办“汽车美好生活节”,房山区推出“乐购房山”主题活动,通过置换补贴、金融方案等吸引消费者。
“五一”期间密集的车展效应,正进一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动能,政策的精准发力直接拉动消费回暖。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今年“五一”假期前四天,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有业内人士指出,第二季度在政策与旺季的共振下,汽车行业景气度有望回升。
车企在政策东风下推出“补贴+置换+金融”组合拳,竞争逐渐进入了白热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5日,共有11个汽车品牌官宣推出了“五一”购车权益或5月限时购车权益,包括限时一口价、现金补贴、厂商加码置换补贴、5年0息金融政策等。
其中,吉利汽车购车可享综合补贴至高可达5.3万元,涉及车系包括星越L、星瑞、博越、帝豪、豪越、缤越、缤瑞COOL、吉利牛仔、ICON玲珑、X3 Pro、2025款嘉际等;智己推出了LS6“五一”购车权益,包含5年0息或0首付贷款政策、IM AD高阶驾驶辅助全功能包升级为终身免费,另外可享至高4.5万元购车立省及限时配置升级礼;5月购买乐道L60可享购车权益价值至高4.4万元,包括5年0息金融方案、免费52L车载家庭大冰柜、5年免费NOA领航辅助、4000元加电补贴、3000提车积分等;长城汽车旗下哈弗品牌也在5月开启了全系换新“一口价”活动,购买哈弗全系车型限时优惠至高4万元,另外还可享受最高2万元的国家或地方补贴。
比亚迪海洋网、王朝网也开启新一轮促销,综合补贴最高达3.5万元;鸿蒙智行“五一”假期前三天大定订单突破1.25万辆;广汽埃安推出“买车抽奖送黄金”活动,吸引客流。合资品牌也加入战局,保定某一汽-大众4S店速腾终端价直降3.4万元,探岳直降5万元,击穿厂商指导价15%-20%。
在价格战之外,我们可以发现,车企如今更加注重价值竞争了。小米SU7推出5月限时权益,下定小米SU7可享价值8000元Nappa真皮座椅以及小米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权;理想汽车全系高速超充站免服务费;蔚来提供上门补胎等出行保障。技术创新成为了差异化的核心,比亚迪正在布局4000 座兆瓦闪充站;小鹏G9凭借城市NGP智能驾驶功能成为高端市场黑马。
新能源全面爆发
今年“五一”车市最大的亮点应该算是新能源汽车的全面爆发。据乘联会预测,4月份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90万,渗透率有望达到51.4%,标志着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市场份额进入“五五开”的新纪元。这一里程碑的达成与“五一”假期前购车需求的集中释放密切相关——环比3月销量普遍增长10%-15%,为4月的高渗透率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从“低价”逐渐转向“高价值”,消费者对辅助驾驶功能的期待从“尝鲜”转向“可靠”,对汽车辅助驾驶功能和科技体验也越来越关注。
有调研显示,74.58%的受访者首选自主品牌,33.15%将“配置丰富、科技感强”列为首要购车因素。车内“居家感”成为新趋势,超55%用户会在车内休息、露营,增程式车型因补能便利更受青睐。置换用户占比超50%,他们更注重品质升级和智能化体验。
车市呈区域分化
“五一”假期期间,一线城市的车市表现尤为强劲。上海车展叠加“五五购物节”,带动新能源销量实现环比增长。而且4月中旬,上海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扩大至外牌旧车,各区购新车补贴政策也在实施,叠加车展后新车密集上市和多元化促销活动,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和释放了汽车消费潜力。
北京朝阳区在2025年加大了对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宣传力度,发放了规模为1500万元的汽车消费券,设置了额度1000-5000元不等的购车补贴。并且,在“五一”期间,北京又有一批新能源指标释放,叠加购车补贴新政、消费券发放等红利,刺激车市消费升温,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市场的热度。
在广州2025年首场B级规模车展“华南国际车展”上,比亚迪、广汽埃安、东风纳米等超30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参展,打出“国补+地补+厂家补贴+展商优惠”组合促销牌,其中报废补贴至高2万元。
与此同时,下沉市场也展现出了各自的潜力。西安“五一”车展作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盛会,吸引近百家品牌参展,政府、车企、主办方联合推出“补上加补”政策,消费者最高可享2万元国补+3500元区域补贴+车企让利,比亚迪、长安等品牌多款车型限时降价超3万元。
第十三届新疆“五一”国际车展上,参展企业推出“车展专享价”,叠加国家以旧换新补贴及乌鲁木齐各区县配套政策,形成“三重优惠”叠加效应。有消费者表示新能源车叠加各类补贴优惠近4万元。
西宁晚报第29届“五一”车展在新青海国际会展中心同样上演了购车热潮,据报道,开展当天,便有3.5万人涌入会场,新车成交量达915辆,成交金额超亿元,迎来开门红。
在当前的汽车消费市场中,不同区域的消费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线城市因限牌政策、完善的充电设施网络以及购车补贴、路权优惠等政策倾斜,新能源汽车主导趋势愈发明显。新能源渗透率增长态势强劲,众多消费者将智能化、高端化的新能源车型作为购车首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中燃油车依旧占据主流地位,主要由于县乡地区充电设施覆盖率仅为城市的30%,长途出行时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凸显,燃油车“即加即走”的补能优势成为刚需。诸多品牌也敏锐捕捉到了下沉市场潜藏的巨大潜力,纷纷通过渠道下沉、推出亲民价格车型等策略全力抢占这片市场。
总的来说,五月的车市,在政策、技术、消费的共振下,呈现出“暖意升腾”的景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智能化体验重塑用户认知,下沉市场潜力逐步释放。然而,车市的复苏并非一帆风顺,价格战的硝烟、供应链的波动依然存在。未来,唯有以技术创新为矛,以用户需求为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迎来真正的“小阳春”。
全部评论 (0)